清澜所至,碧波长清——东平县检察院打造“益护清澜”公益诉讼品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7:30 1

摘要:在千年运河的悠悠文脉里,在八百里水泊的浩渺烟波中,东平县人民检察院以民生为笔,蘸法治之墨,打造“益护清澜”公益诉讼品牌,用高质效履职的坚实足迹,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担当。

关注泰安检察

在千年运河的悠悠文脉里,在八百里水泊的浩渺烟波中,东平县人民检察院以民生为笔,蘸法治之墨,打造“益护清澜”公益诉讼品牌,用高质效履职的坚实足迹,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担当。

以“益”聚力,整治河湖顽疾

多年来,黄河滩区东平段养殖场众多,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到侵害。针对“九龙治水”问题,东平县检察院组织乡镇街道、行政部门召开圆桌会议,公开送达检察建议。短短3个月,157处违建养殖场全部拆除或转产,1500平方米的滩区恢复原貌,该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梯门镇石河王2号水库承担着滞洪、灌溉等多种功能,却因某矿业公司回采铁矿尾矿库,出现粉尘污染和溃坝风险。检察干警协同应急、水利、环保等部门召开座谈会,联合水利专家制定“一库一策”整改方案。在多方努力下,污染和安全隐患成功排除,重现“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景。

以“护”为盾,守护文化根脉

面对散落在黄河流域的89处文物古迹,东平县检察院创新建立“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让10名网格员成为移动的“文物哨兵”。当发现省级文保单位尧陵禅寺濒临灭失时,迅速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抢救性保护,让千年古刹重焕生机。“运河之心”戴村坝传承600余年,相关职能部门在坝体加装防护栏,威胁坝体安全。检察机关咨询专家后发出检察建议,促使职能部门拆除防护栏并修复加固坝体。2024年5月,该院联合东平湖管理局在戴村坝升级打造公益诉讼宣传基地,工作成果获最高检特约检察员充分肯定。

以“清”为魂,助力生态修复

东平湖生态修复基地内,150余万尾鱼苗跃入碧波的场景,是“益护清澜”品牌的生动体现。在陆某某非法捕捞案中,东平县检察院运用 “刑事打击+公益诉讼+警示教育+生态修复”四位一体办案模式,让违法者担责的同时修复生态。活动邀请四级人大代表监督,《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在泰安市首例野生动物保护案中,检察机关考虑被告人生活困难实际情况,提出“看护河堤换生态修复”的方案,这种“让惩罚变成救赎,让破坏变成守护”的司法理念,让冰冷的法条有了温度。

以“澜”为脉,映照民生幸福

东平县检察院聚焦群众身边“小事”“小案”,开展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针对辖区非法取水乱象,运用“水资源管理法律监督模型”,研判分析3000余条用水数据,锁定17个可疑取水点,排查出3处私设暗管非法取水行为。通过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督促多部门协同整改,在全县开展地下水集中整治,规范用水秩序。李某等人在鲁豫交界处黄河河道内非法采砂,躲避监管打击,危害行洪安全。检察机关提出“沉砂地可以认定为犯罪行为地”意见,得到相关部门认可,破解了管辖权争议问题。判决生效后,该院与多部门建立7个协作机制,共同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防线。

站在东平湖大堤远眺,水天一色的美景令人陶醉。东平县检察院“益护清澜”品牌,不仅是公益诉讼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检察工作的生动注脚。“清澜所至,碧波长清”的誓言,正在东平湖的粼粼波光中变为现实。

来源:泰安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