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华教授团队报告国家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研究结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2:39 1

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8月30日下午16:15,由国之名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周胜华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精准无创放疗(M-SBRT)方法学与机制研究》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科学年会上以Mo

当地时间2025年8月30日下午16:15,由国之名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周胜华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精准无创放疗(M-SBRT)方法学与机制研究》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科学年会上以Moderated Poster形式正式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科学顾问、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胡凯教授代表团队在会议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与阵阵掌声。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是一类伴有心肌肥厚、舒张功能障碍与致命性心律失常风险的遗传性心脏病。目前,药物与手术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有限,寻找更精准、安全的替代方案成为重要课题。由周胜华教授团队原创提出、全球首创的精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M-SBRT)策略,在动物实验与初步临床研究中均证实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进展。本次发布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该治疗策略在HOCM中的作用机制,标志着放射治疗在心脏结构性疾病领域实现了一次重大突破,也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项目的科学顾问、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胡凯教授代表团队在大会上报告

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创探索计划”资助(资助金额300万元),该计划旨在遴选具有原创性、非共识性、颠覆性和高风险潜力的项目,推动原始创新和前沿探索。项目于2022年经多轮严格评审与答辩入选立项,展现出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转化前景,并在今年5月的结题评审中获评“优秀”,得到国家基金委200万元延续资助。


周胜华教授团队深耕肥厚型心肌病领域十余年,早在2017年便率先提出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应用于HOCM的设想并进行了早期动物实验探索。2020年,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ardiovascular Research发表关键研究成果,首次揭示心肌收缩力增强和钙离子敏感性升高是HOCM发病的核心机制,为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团队完成了全球首例HOCM患者的SBRT临床治疗,开创无创心脏精准治疗新路径。


本次研究的主要完成人黄亿源助理研究员及沈毛琦博士介绍,研究采用TnT R92Q转基因小鼠构建肥厚型心肌病(HCM)模型,使用PXI SmART + 小动物精准辐照平台进行25 Gy单次精准放疗。结果显示,SBRT治疗后心室壁肥厚进展明显减缓,左室射血分数与舒张功能保持稳定,心脏重量和组织学显著改善,纤维化及肌纤维排列紊乱程度降低,与野生型小鼠相似(图1)。

图1. SBRT显著延缓HOCM表型进展,改善心肌结构与功能

心脏电生理刺激实验表明,SBRT治疗显著降低了 HCM 小鼠诱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T/VF)的发生率。进一步体外电生理检测发现,SBRT能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限,缩短QT间期,改善左心室传导速度,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图2)。这一发现提示: SBRT 治疗 HCM不仅具有结构重塑效应,更具抗心律失常潜力。

图2. SBRT降低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电生理重构

为进一步揭示 SBRT改善HCM表型的可能机制,研究组利用转录组与磷酸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SBRT显著改变HCM心肌组织中与肌节结构、钙信号及能量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与磷酸化位点表达(图3)。差异表达主要集中于AMPK、PI3K-Akt及钙信号通路,说明SBRT通过蛋白磷酸化调控钙稳态和收缩调节网络,实现分子水平的疾病修复。


图3. 跨组学揭示SBRT作用于钙信号和蛋白磷酸化调控网络

在细胞层面,HCM模型表现出典型的钙瞬变异常与肌节舒张动力学障碍。SBRT处理后,心肌细胞钙敏感性下降,Ca2+释放与回收速率加快,肌节舒张速度恢复,舒张期钙稳态得到部分恢复(图4)。这表明SBRT可靶向钙离子信号失调机制,缓解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图4. 放疗改善心肌细胞钙离子敏感性,恢复钙离子稳态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无创放疗通过肌节蛋白和钙离子信号相关蛋白的蛋白磷酸化调控改善HCM小鼠心肌细胞钙离子稳态和敏感性,改善舒张功能和心电功能,抑制小鼠HCM表型进展。

研究首次揭示了SBRT可通过调控蛋白磷酸化介导心肌细胞钙信号调节,实现从分子到器官水平的综合干预,展现出作为HOCM精准、无创治疗新手段的巨大潜力。本项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ESC年会上发布,充分肯定了团队在心脏病跨学科治疗领域的前瞻视野与科研实力,也为放射治疗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转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临床意义。

专家简介

周胜华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获得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湖南省心血管病医院(中心)主任、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湖南省临床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现代医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血管病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常务理事。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家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南省学科领军人才。

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2016年9月起担任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Section Editor,并于2018年8月起连任,多年来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近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2016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本科生精品教材,参编英文介入心脏病学专著2部。

来源:国际循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