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说。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最具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空间。
“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我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说。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中央将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2017年、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国家公园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等,要求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明确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对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创新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机制等作出安排。
2022年,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共遴选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在内的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未来将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从试点探索、正式设立到高质量推进,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公园内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得到持续改善,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点鲜明的国家公园理念和国家公园文化广泛传播。
充实完善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体系
“制定国家公园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坚持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该负责人表示,此次立法工作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为重要目标,以最严明的法律制度充实和完善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体系,守护好最美国土。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异之大世界少有。制定国家公园法,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国家公园的特点,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特性、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对国家公园开展分区管控和季节性差别化管控。同时,授权国家公园所在地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对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等事项制定具体办法。
此次立法工作的一项原则就是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制定国家公园法,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拓展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注重维护原有居民的合法权益,充分考虑其改善生产生活的合理需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全民公益性,鼓励、支持各方共同参与,也是此次立法原则之一。国家公园作为全民共有的自然遗产,承载着当代及子孙后代的共同福祉。“制定国家公园法,着眼于严格保护和世代传承,推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通过多元化方式参与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科普宣教等工作,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空间。”该负责人说。
四方面核心内容实行最严格保护
国家公园法共7章63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核心内容:
科学布局,规范设立。国家公园法规定国家科学规划国家公园总体发展布局,严格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合理确定数量和规模;严格设立程序,要求开展基础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做好前期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后设立;要求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设立国家公园后,对相关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予以整合或者撤销。
严格保护,加强管理。国家公园法明确国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持规划先行,要求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保护和管理的具体事项;强化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严格限制人为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多方参与,全民共享。国家公园法要求在设立国家公园前应当提出原有居民、企业生产生活影响评估和解决方案,明确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对原有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作出安排;要求指导、支持当地居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完善国家公园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功能,鼓励原有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经营性服务;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国家公园文化,传播国家公园理念。
完善体制,强化保障。国家公园法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职责,要求各方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工作协同;完善日常管理、巡护等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加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相关工作;完善国家公园建设保障,明确国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国家公园资金保障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金、捐赠、资助等方式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支持;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依法查处破坏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