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九大行动”明确的重点任务,以执法效能评估为抓手,推动执法质效双提升,为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落实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九大行动”明确的重点任务,以执法效能评估为抓手,推动执法质效双提升,为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评促建:夯实执法根基,软硬件建设双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认真对照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中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信息化的“五化”要求,结合执法机构改革的实际,在执法效能评估体系中设置“建设指标”,为各市州自主抓建提供依据和目标。
“十四五”以来,各市州生态环境部门紧盯建设目标,多措并举提升建设水平,全省规范化建设达标的执法机构达到35个,占机构总数的42%;执法装备配备总量达到10329台(套),统一配发执法制式服装,开展常态化队列训练,执法队伍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执法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5%,专业对口率达到50%,21人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缴纳工伤保险、购买第三方意外保险、提供心理健康和疾病预防咨询服务,执法人员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以评促管:规范执法行为,全链条监督促提升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甘肃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在执法效能评估体系中设置“运行指标”,将各级关于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发挥执法效能的一系列指示要求细化分解为具体指标,让各市州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有的放矢”。
2024年,全省构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现场实训”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执法培训体系,省市县三级开展培训24期,将辖区重点企业负责人以及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培训1500余人次,完成全员轮训;执法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30人入选省级执法师资库,79人入选省级执法骨干人才库,2人入选国家级百名生态环境执法师资库;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明显改善,应用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建立全流程、全覆盖的案卷评查机制,案卷评查成绩从2023年的73.2分提升到86.1分;坚持“刀刃向内”,规范实施生态环境执法稽查,推进执法稽查“现场+非现场”双轮驱动,“日常+专项”双向赋能,完成14个市州全覆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正面清单、行政裁量、“双随机、一公开”、涉企检查、执法稽查等制度有效落实,执法规范性显著提升。
为掌握社会公众和监管对象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评价,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网上满意度调查,全省参与人数共3.83万人,其中企业人员2.17万人,满意度95%,非企业人员1.66万人,满意度99%。
以评促练:实战检验能力,重点任务攻坚显担当
“器不试则利钝暗,士不试则善恶混。”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结合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在执法效能评估体系中设置“练兵指标”,将各市州执法大练兵成绩纳入执法工作总体评价,进一步调动练兵热情,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见行见效。
2024年,各市州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练兵,突出实训、实战、实效。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加规范,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5%以上,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活跃率超过98%;查办涉危险废物、监测数据、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等重点领域案件131件,其中刑事立案15件,发布典型案例4批29件,2个典型案例被生态环境部刊发,办案单位得到表扬;执法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在省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发布执法宣传信息50余篇,联合省司法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组织的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视频直播,观看人数达到52.43万。甘肃省执法大练兵活动排名由全国第22名进步至第15名,获评突出进步集体,1个单位获评表现突出集体,7人被评为表现突出个人。(王有志 张燕)
来源:甘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