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AI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的作品,暂不能进行作品登记。”“若登记作品包含人物肖像照片,需经肖像权人书面同意方可登记。”近日,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曲靖日报社)负责人一边播放版权保护知识PPT,一边向服务对象细致讲解登记注意事项。“幸好听了你们的讲座,不然我们
曲靖融媒讯(记者 孙云霞 张译文)“利用AI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的作品,暂不能进行作品登记。”“若登记作品包含人物肖像照片,需经肖像权人书面同意方可登记。”近日,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曲靖日报社)负责人一边播放版权保护知识PPT,一边向服务对象细致讲解登记注意事项。“幸好听了你们的讲座,不然我们得走不少弯路,总算明白为什么上报的一些作品没有通过审核,原来要先征得肖像权人同意。”曲靖市博物馆负责人感慨道。这一幕,正是该工作站上门服务登记对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曲靖日报社)主动创新服务模式,组织工作人员下沉辖区单位、机构,走到创作者身边,以“上门服务”为抓手,将版权知识宣传与登记指导送到“家门口”,真正把版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
服务中,工作人员围绕版权法律法规、侵权风险防范、保护重要性等核心内容,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向单位负责人及个人创作者普及版权知识。针对“什么是版权”“为何要保护版权”等常见认知盲区,工作人员耐心拆解、逐一解答,切实帮助服务对象厘清误区,提升版权保护意识与依法维权能力。
针对部分单位及个人在版权登记流程中遇到的操作堵点,工作人员更化身“指导员”,提供“手把手”现场教学:从登记材料的规范准备,到线上申报的步骤拆解,再到审核环节的注意要点,全程细致讲解、一对一精准答疑。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版权登记的操作门槛,让更多优质创作成果能及时获得合法的“版权护航”。
“我摄影几十年,积攒了不少作品。多亏工作站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我才明白作品登记的重要性。有了版权证书,这些作品就有了‘身份证’。”曲靖市的老摄影爱好者董家聪拿着自己作品的版权证书,难掩喜悦,“他们还手把手教我操作,现在我已经成功登记了数千份作品。”
如今,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曲靖日报社)的“上门服务”不仅为辖区单位及个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版权服务,更夯实了当地版权保护的基层根基,为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注入动能。
凭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与灵活创新的服务举措,该工作站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获得云南省“优秀版权服务工作站”称号,有力推动曲靖版权服务工作跻身全省前列。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