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地深”一体化数字治理 贺兰山煤田火区盖上“灭火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10:20 1

摘要:9月10日,在贺兰山深处,一场与“地火”争时间的生态保卫战正在紧张推进。汝箕沟矿区,这片因百年采煤而遍布煤火疮痍的土地,正在通过一套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物联网监测与三维建模的“空天地深”一体化数字治理体系,迎来历史性的生态转机。

9月10日,在贺兰山深处,一场与“地火”争时间的生态保卫战正在紧张推进。汝箕沟矿区,这片因百年采煤而遍布煤火疮痍的土地,正在通过一套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物联网监测与三维建模的“空天地深”一体化数字治理体系,迎来历史性的生态转机。

火区治理现场。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汝箕沟矿区因大规模开采,遗留火区问题严重。截至2021年,火区数量达18处,总面积4.7平方公里,最深燃烧深度达120米,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持续释放有害气体,威胁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

2024年10月,我区对贺兰山18处煤田火区治理攻坚全面启动。区属国企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承接任务后,采取“一区一策、先易后难”策略,分两期推进18个火区治理,项目总体规划为“3年治理+10年管护”。

在火区治理调度中心,一套全息数字沙盘系统实时呈现火区三维动态。下方物理沙盘精准还原地形,上方悬浮全息屏裸眼3D展示火区燃烧状态、治理进展与生态变化。配套的数字监管平台更构建起“一张图”管理模式,融合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与地质数据,实现火区“数字孪生”,实现对边坡稳定、气体浓度、车辆人员位置的7×24小时智能监测与自动预警。

记者了解到,一期工程聚焦北一、北三两个火区,于今年6月26日同步开工,计划2026年3月26日完工。其中,北一火区面积2.15万平方米,采取注水、注浆与覆盖相结合方式,目前已完成帷幕灌浆钻孔施工;北三火区面积46.3万平方米,以剥离挖除+注水降温+黄土覆盖为主,目前已累计剥挖矿渣40万方、注水5万方,残煤外运通道已贯通,进入大规模剥挖阶段。

“二期工程涵盖中槽、羊齿等16个火区,目前大峰煤田火区已完成详勘与可研编制,报批后即将启动。工程预计2027年底完成,后续将进入10年长效管护期,确保火区不复燃、生态稳恢复。”宁夏国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日报记者 李峰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