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曲定音!绵阳城市之歌出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0:49 1

摘要:“群玉的山头,雪叠着浪。浪汇成涪江,流过村庄……”当天下午比赛正式开始,赵晨作词、陈沁妍作曲,唐琪演唱的《有羁绊,也有光》率先登场,清新的旋律和充满真情的歌词,听得现场不少观众忍不住心神一荡。音乐声停止,观众自发送上热情的掌声。

爱上一座城,缘起一首歌

4月3日下午

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总决赛

在绵阳虹苑剧场举行

经过现场评审

5首歌曲脱颖而出

成为绵阳城市形象歌曲

比赛现场市民真情感受“绵阳声音”

“群玉的山头,雪叠着浪。浪汇成涪江,流过村庄……”当天下午比赛正式开始,赵晨作词、陈沁妍作曲,唐琪演唱的《有羁绊,也有光》率先登场,清新的旋律和充满真情的歌词,听得现场不少观众忍不住心神一荡。音乐声停止,观众自发送上热情的掌声。

在随后的比赛中,参赛歌曲先后亮相,接受现场专家评审和大众评委的评判。每一位歌手登场,现场观众都会用掌声表达自己对“绵阳声音”的热情态度。歌手演唱过程中,不少观众还拿出手机拍摄短视频,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有的观众还针对选手演唱的歌曲,与身边的朋友交流自己的感受。

“感觉很震撼。”市民陈沁妍说,每一首歌曲都是对绵阳的抒情,让她在不一样的旋律中感受到绵阳的城市魅力,为家在绵阳而自豪。市民钟小琴也喜欢唱歌,她认为这次比赛“是一次高水平的视听盛宴”,好几首歌曲都让她印象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了绵阳之美。

比赛揭晓5首歌曲将为绵阳“代言”

经过现场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委打分,根据综合得分,按从高到低产生5首获奖作品,主办方现场为获奖作品作者颁奖。

在5首获奖歌曲中,李牧雨作词、余新蓉作曲、韩蜀演唱的《院子里的姐姐》,周江作词、曹刚作曲、张宏演唱的《只此绵阳》获一等奖。刘元作词、张宏作曲、张宏演唱的《春色绵阳》,晓舟作词、车维作曲、贾喻博等4人演唱的《晚风吹过科技城》,胡悦萍作词、作曲,张宏演唱的《满城清香》获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这5首获奖作品将由主办方制作成MV,通过多个平台播出,也将在大型节会中演出,用于绵阳城市形象宣传。

绵阳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大赛于2024年10月启动,共征集歌词作品500余首,经过多次评审,17首进入决赛。

专家点评各领风骚精彩纷呈

本次比赛的17首歌曲涵盖美声、民族、流行等唱法。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评价,这些歌曲“各领风骚、精彩纷呈”,每一首歌曲都可圈可点。

当天的歌曲中,有好几首歌词谱写了不同版本的曲子。刘党庆评价,《晚风吹过科技城》的男声四重唱版风格清新、明快,还结合了口哨元素,让人不经意间就代入了涪江边美丽夜景的画面;另一个独唱版本的歌手以细腻、婉转的声音,唱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只此绵阳》一个版本大气,一个版本温婉,生动地表达出了“只此绵阳,心之所念”。

当天的比赛中,歌曲《院子里的姐姐》打动了不少人。刘党庆评价,这首民谣风格的歌曲,通过姐姐的院子让人看到了一个大的世界。虽然歌词朴实却让人“代入了意境”,比如“家里的炊烟每天升起思念”、“人来了人走了”,让人想起“有姐姐的温暖”,不管走到哪里,思念永远在家乡。

作品解读人与城市的情感联系

在当天的比赛现场,一等奖获奖作品《院子里的姐姐》《只此绵阳》的词作者接受记者采访,对各自作品的立意进行介绍。

《院子里的姐姐》词作者李牧雨介绍,绵阳是中国科技城,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很难找到一个特殊的符号在歌词中代表绵阳。在作品构思中她想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李子柒,这让她创作思路大开,“最感动人的,最引人注意的城市符号,是人和城市的情感联系”。

李牧雨认为,李子柒带着绵阳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符号,李子柒身上所凝聚的现代文明发展的情感元素,让人感动。因此,她在创作中借姐姐这个形象,来描写人与一座城的关系,“姐姐的温暖,是人们对故乡的眷恋”。

《只此绵阳》词作者周江是第一次从事歌词创作,他坦言这次参赛“属于跨界创作”。大学毕业后留在绵阳工作,他知道绵阳有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也是中国科技城。但是如何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怎样在创作中完成对城市的情感表达?

在歌词中,他用了富乐山、子云亭、越王楼等大量的文化符号,也写到了见证这座城市发展的跃进路。在整首歌曲中,他以科技发展为底色,以人文景点为元素,来表达这些“只是绵阳才有的”,这也是绵阳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

来源:涪江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