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9月3号晚上,《正义必胜》直播,俩人一开口,弹幕直接改口:真香。
“戏混子”这帽子,雷佳音和郭京飞戴了大半年。
观众说:看谁都像前夫哥,听谁都像余欢水。
直到9月3号晚上,《正义必胜》直播,俩人一开口,弹幕直接改口:真香。
先说郭京飞。
他站在舞台最前端,没灯光特效,就一束冷白。
第一句台词出来,嗓子像被砂纸磨过,却稳得吓人。
观众席里有人小声“卧槽”,那声音像漏风,全场都听见了。
他演的是被俘的地下党员,台词不多,眼神却像钉子,一厘米一厘米往人心里拧。
没有嘶吼,没有哭腔,就一句“我信”,全场安静得能听见摄影机转动的咔哒声。
演完他下台,手还在抖,后台志愿者递水,他摆摆手:别说话,让我再喘会儿。
雷佳音那段更狠。
《窑洞与战壕》里,他演一个第二天就要上战场的父亲。
对手戏是个八岁小孩,真哭,鼻涕过河。
雷佳音没抱没哄,就蹲着,用袖口给娃擦脸,动作慢得像电影0.5倍速。
台词只有三句:“爹走了,你怕不怕?
”“怕。
”“怕也得活。
”
说完他转身,镜头扫到侧脸,腮帮子咬得死紧,眼泪没落,观众先崩。
直播弹幕刷屏:这不是前夫哥,这是我爸。
导演周莉亚后来发朋友圈:
“不是他们变了,是舞台给了他们时间。
”
这话挺狠,直接戳破行业遮羞布。
平时拍戏,一天十页剧本,演员连气都喘不匀,哪来情绪沉淀?
这次晚会排练45天,一场戏磨7遍,郭京飞把台词抄在便利贴贴满化妆镜,雷佳音跟小孩对戏前,先陪人家玩半小时乐高。
时间回到演员手里,套路就失灵了。
最逗的是后台小花絮。
郭京飞候场时啃苹果,啃一半突然问道具组:“这苹果能不能换成冻土豆?
我怕太舒服,情绪不对。
”
雷佳音更绝,排练完不卸妆,顶着一脸灰去食堂打饭,吓哭隔壁舞蹈团的小姑娘。
这些鸡零狗碎,比通稿里的“敬业”俩字有劲多了。
晚会结束,热搜第一不是“演技炸裂”,是“演员需要好舞台”。
底下有条评论点赞十万:
“不是他们不会演,是烂剧不配。
”
扎心,但真。
现在问题来了。
下次再看到他们演烂片,观众还骂不骂?
骂归骂,心里得记得:
好演员像海胆,外壳扎手,内里金黄,得有人敢撬。
《正义必胜》撬开了,下次谁接着撬?
来源: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