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存不存在,中国古史:大概率子虚乌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07:30 2

摘要:公元前500年之后,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开始三次入侵古希腊,据说动用兵力超过500万,但古希腊城邦国家却以完全劣势兵力,最终竟然三次击败了波斯帝国。公元前449年,古希腊联军再度击败波斯,双方签署《卡里阿斯和约》,希波战争结束。

公元前500年之后,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开始三次入侵古希腊,据说动用兵力超过500万,但古希腊城邦国家却以完全劣势兵力,最终竟然三次击败了波斯帝国。公元前449年,古希腊联军再度击败波斯,双方签署《卡里阿斯和约》,希波战争结束。

古希腊史书记载的希波战争,自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希波战争规模,又比如温泉关之战。其中,所谓温泉关并非真正关卡,两边有平原可通过,斯巴达三百勇士如何挡住波斯大军?当然,现在有补救说当时海平面较高,但海平面要比现在高30米才能形成一定关卡效应,而海平面高30米,古埃及苏美尔等很多地方就被淹了,这又是自相矛盾的地方。

总之,根据古希腊历史记载,波斯帝国早已存在,而且非常强大。现代西方学者研究认为,波斯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巅峰面积高达700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万,是公元前世界第一帝国。

问题在于:这样的波斯帝国真的存在过吗?虽然古希腊史书描述很多,但就中国古史来说,所谓波斯帝国大概率是子虚乌有。

根据古希腊记载,早在2600年前,古希腊人就将今天伊朗一带称为“波斯”,但其中注意的是,古希腊语中的“波斯”属于音译词,伊朗一带的古人自称当地为“波斯”,然后古希腊人称之为“波斯”。因此,反过来说“波斯”其实是“自称”。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史书也有记载“波斯”名称由来,但却晚了大概千年左右。

中国最早记载“波斯”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指出“波斯国”名称源于姓氏“波斯”,比如《梁书》记载“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

也就是说,先有古印度地区的波斯匿王,后代逃到西亚之后开枝散叶、不断变强,最终建立了国家。为了纪念祖先,于是就用先祖之名为国家之称号,于是就有了“波斯国”。

唐朝时期,大量波斯人来华,其中包括来华求援的波斯王子俾路斯(后来唐朝还设立了“波斯都护府”),以至在中国留下了很多波斯后裔,比如花间派诗人李珣等。因此,唐朝可以更直接的了解波斯历史,更具权威性,但唐朝还是上文的认知,就是“王因以姓,又为国号”。

问题在于:古希腊人说2600多年前已有“波斯”,中国古史说魏晋时期方有“波斯”,那么该信谁的?

中国古史有没有可能真的搞错了“波斯”名称由来?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但结合中国古史和西方笔下的波斯帝国来看,波斯帝国大概率子虚乌有。

西方笔下的波斯帝国,疆域无比广袤,其中东到帕米尔高原和印度河平原。看到波斯帝国的东边疆域,笔者内心一颤,因为熟悉的配方又来了,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就打到这里,反正死活就不继续向东打到中国。

也就是说,中国春秋晚期、战国初期,波斯帝国差不多已经打到中国家门口了。按照正常理解,无论波斯帝国打不打到中国,它的影响力必然辐射到中国,包括它的名称等会传播到中国。当然,前秦陵考古队长等甚至认为秦帝国的物质文明与制度文明,都有若明若暗的波斯烙印。

反之,早在周朝时期,中国已与西域有很多交流,除了输出丝绸等之外,还从西域引进宝马等。比如,秦公一号大墓中发现马匹,经过DNA检测,发现是阿哈尔捷金马,也就是汉朝所说的“汗血宝马”。总之,张骞之前的中国与西域已有较为频繁的交流。

问题在于:既然波斯帝国存在时期,中国与西域互有往来,甚至某些中国学者认为“西方的波斯经验”指导了大秦帝国,那么中国历史中理应有所记载才对,但古史对西部、北方政权记载很多,也并未避讳的记载了“胡服骑射”等,为何毫无“波斯”或相关内容的记载?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本是准备联络大月氏以夹攻匈奴,但阴差阳错后,变成了“凿空”西域,成为汉朝与西域交流的开拓者,之后汉朝与西域交流频繁,汉使也多次前往中亚西亚,比如有名的东汉甘英。

汉朝时期,虽然波斯帝国已经灭亡,但一方面作为曾经强大的帝国,理应会留下一些历史记忆,但张骞等汉使没有获得丝毫相关信息,还有亚历山大东征的信息;一方面,魏晋时期有“波斯国”,说明“波斯”名称连续存在,一直指伊朗这个地区,但汉使却称该地为“安息”,又奇怪的毫无“波斯”踪迹。显然,这些情况极不正常。

综上,所谓西方历史描述中的横跨欧亚非的非常强大的波斯帝国,大概率是不存在的。当然,春秋战国时的波斯地区,应该已有政权,但它可能不叫“波斯”,实力可能也不怎么强大。

最后,如果波斯帝国不存在,或者说到魏晋时才真正出现“波斯国”,那么西方笔下比波斯帝国更高级的“欧洲文明的纯洁的童年”——古希腊文明,其真实性就存在重大问题了。

来源:邻家小菲闲话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