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面的“乙巳”、“丙午”就是古人用于纪年的方法,干支组合纪年。
正式讲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讲解一下干支纪年。
2025年是乙巳年,到2026年就是丙午年。
上面的“乙巳”、“丙午”就是古人用于纪年的方法,干支组合纪年。
有这个初步概念之后,我们再了解赤马红羊劫的由来。
赤马红羊,在古代文献记载缘由是什么?
《皇极经世·观物篇》
丙丁属火,色赤为马;未属羊,其色亦赤。丙午丁未并称赤马红羊,火气炽盛则兵燹生。
→记载比较清晰,
丙午(干丙火+支午火)→ 双火叠加→赤马的由来
丁未(干丁火+支未土藏火)→ 火土焦灼→红羊的由来
即是年份遇到干支组合是丙午或者丁未,因火气火旺而导致无法预料的事件。
《京房易传》卷下
火过则焚,马疾奔而羊躁进,此兵戈饥馑之象也。
→ 这个进一步解析:
火主礼崩,午马象战车,未羊象粮仓(战乱+饥荒组合)。
相关对应记载有哪些可以参考?
《嘉兴县志·灾异》:
自春徂秋不雨,运河龟坼,民掘地三丈犹炽热,有黑面人乘赤驹夜过即火起。
→上述记载,现代气象学可解释为副热带高压异常导致的持续性干旱,配合夜间焚风效应。
岭南"红羊疫"记
《潮州府志》某丁未年:
羊产赤羔,继而大疫,病者身现红斑如羊形。
→上述记载,现代可以看作为出血性流行病(如登革热)的古代认知,动物异常可能是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前兆。
《吴郡志·祥异卷》(南宋范成大纂):
岁在鹑火(午年),月次鹑首(未月),天赤如丹,地生白毛,童谣云'赤马嘶,红羊跳,吴宫烬作灰'
→上述记载是某南宋时期吴宫火灾前的天象。
嘉靖《姑苏志·灾祥》
嘉泰间(南宋宁宗年号)吴中大火,延烧官廨民舍千余区,适符童谣之兆
→宋朝提刑司驻苏州子城,袭称"吴宫"。
《乾隆萧山县志·凡例》
天变足畏,然人事修则可弭灾。若坐待丙丁之劫,愚之甚也
→老祖宗汇总了核心智慧:防灾重在人类主动作为,非困于预言。
因此,通过整理古人的一些记载来推敲,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赤马红羊劫在于个人的主动应对而非听天由命。
来源:俞易国学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