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入围、上榜!“破圈”背后的融合故事这样演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6:56 1

摘要:11月13日,以“共建·共享·共融”为主题的2025自然资源新媒体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公布了“2025自然资源新媒体传播案例”优秀作品和入围作品。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报送的视频《千年侗寨“变形记”》被评为优秀作品,《防灾识灾 从我做起》《切坡建房隐患大 隐

11月13日,以“共建·共享·共融”为主题的2025自然资源新媒体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公布了“2025自然资源新媒体传播案例”优秀作品和入围作品。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报送的视频《千年侗寨“变形记”》被评为优秀作品,《防灾识灾 从我做起》《切坡建房隐患大 隐患成灾要预防》两部视频作品也成功入围。

大会还发布了《自然资源新媒体发展报告》,广西自然资源厅系列新媒体平台表现抢眼,上榜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视频号影响力榜单,展现了自然资源宣传工作的创新活力与融合传播效率。

其中,“广西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上榜“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影响力TOP50”榜单第15名、“自然资源系统微信公众号影响力TOP10”榜单第8名,“广西自然资源”微博获“自然资源微博账号影响力TOP20”榜单第7名、“自然资源系统微博账号影响力TOP10”榜单第5名,“广西自然资源”视频号获“自然资源视频号影响力TOP20”榜单第18名。

这场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矿业报社联合发起的征集活动,规格高、质量严,旨在挖掘真正具有创新性、引领力的自然资源新媒体传播案例。广西何以脱颖而出?答案,就藏在“融合”二字背后。

机制“破壁”,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面对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在全面完成广西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软硬件建设基础上,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探索建立统筹策划、指挥调度、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从管理理念、内容形式、传播载体等各方面入手,做到“真融”“深融”,从根本上解决“形融神不融”等突出问题。

组织融媒体团队进村入寨,采掘最生动的自然资源故事

今年3月,广西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制定《深化采编管理改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推行从源头到末端的“策采编发评”闭环管理,推动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不断提升融媒体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如今,融媒体中心“一刊一网三微两端两号”9个媒体平台日趋融合,初步形成移动优先传播格局,融媒体经验做法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同行高度评价。

前三季度,共在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超过600篇,其中中央级媒体119篇,20篇融媒体报道阅读量达100万+,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报道总阅读量达1000万+。

内容“破圈”,让行业宣传“有血有肉”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坚持“内容为王”,常态化组织融媒体团队深入基层挖掘鲜活素材,用带温度的语言、易共鸣的故事吸引人、打动人。

今年以来,结合“十四五”收官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谋划打好“资源赋能”“资源安全”“资源惠民”宣传主动仗,通过组织联合采访、开展深度报道、推动融合传播等形式,切实讲好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广西故事。

依托广西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直播活动

常态化开展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突出反映自然资源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做法成效,唱响稳预期强信心主旋律。深度报道《让资源要素“好钢用在刀刃上”》获《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刊发,《“农地入市”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获《农民日报》二版头条刊发。

立足广西自然生态底蕴和生态环境优势,聚焦自然资源系统守好资源安全底线的重点工作开展宣传,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广西篇章造势打气。反映矿山生态修复成效的《治好“疤痕”,扮靓全城》获《光明日报》刊发,新华网客户端推出的科普融媒《停用、废弃矿井(硐),严禁进入!》阅读量超150万。

聚焦边疆民族地区特殊地位,围绕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突出报道资源惠民成效亮点。联合新华社、国际在线、广西日报社等主流媒体,组织开展“资源惠民广西行”主题采访走进三江、苍梧、田东,深度挖掘自然资源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形成《千年侗寨“变形”记》《“茶船古道”酝新机》《“规划解码”绘新村》等一批高质量融媒体作品,单篇阅读量均达100万+。

形式“破界”,用创意点燃“大流量”

从AI数字人到虚拟主播,从政策解读短视频到地质灾害科普动画,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不断探索“新表达”,塑造“桂自然小姐姐”等人格化宣传形象,让自然资源宣传更接地气、更具网感,以“新创意”汇聚“大流量”。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和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利用AI等新技术新手段赋能,常态化开展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的融媒体宣传。2025年以来,先后制作推出《岩溶塌陷:地下的“隐形杀手”》《泥石流突袭!这份保命指南请收好!》《全国土地日:写给土地的一封信》等传播力达100万+的视频作品,嵌入耕地保护理念的AI视频《守望稻田》阅读量达220万+。

组织融媒体团队深入一线,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拍摄

此外,立足行业特点和社会关注点,以“连线主播走访+专家解读”等形式开展自然资源主题日宣传,增加可视化科普内容产出。特别是全国生态日和测绘法宣传日期间,精心策划融媒体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地探访连线、有奖问答互动等方式,吸引超百万人次在线观看。

融合,不仅放大了宣传声量,而且增强了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厅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并连续7年综合绩效考评获得一等等次;广西自然资源宣传中心荣获中国自然资源报社2024年度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

来源:广西自然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