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鹤棣快逃”冲上热搜那一刻,后台同时跳出两条私信:一条问“接这种烂饼是不是自毁前程”,另一条只有四个字——“片酬到位”。
“王鹤棣快逃”冲上热搜那一刻,后台同时跳出两条私信:一条问“接这种烂饼是不是自毁前程”,另一条只有四个字——“片酬到位”。
同一部《将门独后》,把粉圈最害怕的三件事一次性凑齐:顶流被遛、番位打架、女主年龄差到能演男主姐姐。
先说遛人。
项目书从去年飘到今夏,名单像转盘:肖战、成毅、刘宇宁、张凌赫挨个被拉出来“接触”,最后官宣栏里却写着王鹤棣。
粉丝一口气没处撒,全冲着他去:怎么别人都能跑,就你傻?
再说番位。
原著是大女主复仇,按道理孟子义该是一番,可王鹤棣的商业报价摆在那里,平台要招商,广告主要流量,平番都嫌亏。
于是出现荒诞一幕:剧本临时削男主高光,把“邪魅战神”谢景行改成女主挂件,只为给“大女主”让路。
书粉怒骂魔改,男主粉怒骂降咖,双赢变双杀。
年龄差更扎眼。
孟子义三十出头,要演十四岁将门千金。
不是不能演少女,而是观众刚被《一念关山》里“强行少年”辣过眼睛,恐慌记忆还在。
路透还没拍,P图教程先出:磨皮、拉腿、降颧骨,一步不能少。
有人纳闷:既然风险这么高,王鹤棣团队为什么还接?
答案简单——古装库存见底,平台S+项目锐减。
《苍兰诀》红利吃一年,后续播剧没接上,热度曲线肉眼可见地下滑。
对流量生来说,“空窗”比“挨骂”更致命。
骂声能靠演技翻身,没曝光只能被新人顶替。
同理可证孟子义。
她缺一部真正出圈的女主戏,片酬报得克制,平台自然乐意押注。
双方都在赌:赌导演、赌剪辑、赌观众嘴硬心软。
可赌桌对面还坐着原著党。
他们手里攥着数据:豆瓣小组“将门毒后”藏书量超二十万,讨论帖早把名场面顶成高楼。
谢景行一句“沈娇娇,我来娶你”被抄成金句,改一个字都能被截图挂黑。
剧方想弱化男主,就得先过这关。
于是形成死结:平台要女性向爽点,粉丝要还原度,演员要个人光环,三方拉力下,剧本像橡皮筋,越拉越薄。
最尴尬的是导演侣皓吉吉。
他拍《太子妃》时靠穷得叮当响的服化道逆袭,如今预算管够,却被认为“审美掉队”。
观众记得他拍《昆仑神宫》时“怪兽像塑料”,不信任直接写进弹幕。
剧还没拍,先被预定“五毛特效”,谁还敢押宝?
回头看,肖战、成毅、刘宇宁先后“溜掉”,未必是坏事。
他们同期手里都握着S+,有选择权。
王鹤棣没抢到同期竞品,只能接“别人挑剩的”,这就是流量梯队的残酷:看上去都在山顶,有人是观景台,有人是悬崖边。
可悬崖也能长出花,关键看操作。
参考《星汉灿烂》:吴磊赵露思番位也曾拉扯,剧方干脆不官宣排位,播完再论功行赏,粉丝找不到靶子,火力自然降温。
再看《长相思》:张晚意檀健次戏份被砍,剧组用“群像”话术灭火,重点推CP感,观众照样买单。
《将门独后》若想活,只有两条路——
一是彻底走“大女主”,让谢景行成为沈妙的影子,把爱情线压成暗线,权谋复仇做主线。
孟子义扛得住,就给她足够空间;王鹤棣当特出,戏份少但高光集中,粉丝也能交差。
二是坚持双强,把番位写进合同却不出现在海报,用“共创”名义搞互动剧、番外篇,谁的粉丝都能剪到专属镜头,数据各算各的,平台坐收两份热度。
最怕的是中间摇摆:既想要男主流量,又舍不得女主招牌,最后剪成四不像,书粉、演员粉、路人一起骂,那才真叫血亏。
所以,王鹤棣逃不掉,也没必要逃。
流量这条路,本来就是“被骂”和“被遗忘”二选一。
他选了前者,至少说明还有戏拍。
观众与其急着唱衰,不如留点悬念:开机后万一造型在线、CP感爆棚,打脸来得比热搜还快。
毕竟,去年也没人想到《苍兰诀》能爆。
剧还没拍,一切只是预告片。
真正的审判,要等正片上线那刻。
届时弹幕会告诉你:到底是“王鹤棣快逃”,还是“逃的是观众”。
来源:晚风漫记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