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华为联手,七年磨一剑,用户竟成命名主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4:46 1

摘要:明天就是2025年11月20号,东风和华为合作的DH项目要正式亮相,这个项目不是突然开始的,早在2018年双方就开始谈合作,中间经过好几年时间,先在岚图和猛士的车上进行试跑,接着签协议、建实验室,最后连名字也让老百姓来起,整个过程没有办大型发布会,但每一步都走

明天就是2025年11月20号,东风和华为合作的DH项目要正式亮相,这个项目不是突然开始的,早在2018年双方就开始谈合作,中间经过好几年时间,先在岚图和猛士的车上进行试跑,接着签协议、建实验室,最后连名字也让老百姓来起,整个过程没有办大型发布会,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这辆车的核心是华为的乾崑ADS 4系统,它能自己驾驶,还能寻找车位、通过ETC、避开障碍物,数据显示系统已经行驶了58亿公里,避免了300多万次碰撞,完成了3.5亿次泊车,这些不是广告宣传,而是真实车主使用出来的结果,在安全方面,系统增加了三道保障,比如司机突然无法操作时,车辆会自动接管,即使爆胎也能保持稳定。

以前买车的时候,厂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东风公司让用户参与起名字和设计标志,表面上是搞互动,其实产品思路变了,现在年轻人买东西不光看参数,更在意这车懂不懂自己,科技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能陪着一起成长的伙伴,我觉得这个做法很聪明,比硬拼芯片算力强多了。

华为没有自己造车,它把智能驾驶、座舱控制、车辆管理这些关键部分都装进了东风的几个品牌里,岚图、猛士、奕派都能用上这套系统,华为不持有股份,也不负责生产,但掌握着最核心的算法,在特斯拉FSD受到限制、小鹏更新速度偏慢的情况下,华为这套方案反而成了高端市场的稳妥选择,很多人嘴上不提,心里其实很依赖它的稳定表现。

2025年10月,新能源车卖得挺好,渗透率超过一半,但实际用上高级智能驾驶的人不到三成,国家还在推进高精地图试点,合规成了新要求,华为积累了58亿公里数据,这些数据是它最大的隐形资产,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因为那是靠长时间积累出来的。

东风选择与华为合作,这件事背后有它的道理,你看吉利、长安、上汽都在找其他科技公司联手,但东风偏偏选了一个不抢自己地盘、不占股份,却掌握关键技术的伙伴,这种合作方式既让东风保持自主,又借助了对方的技术优势,对传统车企来说,这算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不用关起门来自己搞,也不用全盘外包出去,而是找到一种互相配合、彼此支持的节奏。

如今人们总喜欢谈论“颠覆”和“革命”,其实真正的改变常常是悄悄发生的,东风和华为的合作没有大张旗鼓地喊口号,也没特意制造声势,但仔细去看,从技术到用户角色,再到合作模式,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行业规则,这可能才是未来汽车该有的样子——不靠热闹场面,而靠扎实做事。

来源:一路向北一点号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