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深耕企业服务多年的老兵,最近一直在盯2025年的监管新政,今天用大白话跟大家划重点:今年监管力度直接拉满,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出手,瞄准7类高频违规行为,就算有营业执照,踩了红线照样罚,没任何例外。
作为深耕企业服务多年的老兵,最近一直在盯2025年的监管新政,今天用大白话跟大家划重点:今年监管力度直接拉满,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出手,瞄准7类高频违规行为,就算有营业执照,踩了红线照样罚,没任何例外。
2025年3月,工信部等15部门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生存的“必修课”。这次8部门联合整治,就是把政策落到实处,不管大中小企业、线上线下业态,都在监管范围内,处罚标准清晰,没模糊地带。
下面这7类行为是重点盯防对象,建议大家逐条自查:
1. 劳动用工违规:“假外包、真派遣”规避社保用工责任,无证职业中介、“招转培”诈骗,招聘启事写“仅限男性”“35岁以上勿投”等歧视性表述,均属严查范畴,最高罚5万,严重者纳入失信名单。
2. 虚假宣传与质量问题:线下海报、线上详情页用“最先进”“根治”等夸大词,或制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哪怕是小微企业,也可能被吊销执照。
3. 价格与竞争违规:先涨价再打折、虚构原价等价格欺诈,低于成本价倾销、垄断式不公平竞争,面临高额罚款。
4. 网络交易乱象:电商、直播带货证照不全,虚假宣传、售违禁品、诱导消费,平台和主播需共同担责,严重者暂停业务。
5. 市场准入壁垒:联合设置不合理准入条件、分割市场、限定交易对象,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必遭严查。
6. 财税违规:偷税、骗税、虚开发票,或未如实记录会计信息,如今税务与市场监管数据互通,查实后需补缴税款滞纳金,情节严重者追究刑责。
7. 知识产权与数据安全违规:盗用他人商标专利、泄露商业秘密,或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跨境数据传输未履行评估备案义务,将被责令整改甚至停止业务。
此次整治覆盖经营全流程,处罚力度不含糊:罚款从几万到200万不等,情节严重者吊销执照,涉刑责者面临牢狱之灾。要明确的是,营业执照是合法经营的前提,绝非“免罪金牌”。按15部门指导意见,到2030年合规将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忽视合规,未来必被市场淘汰。
对中小企业来说,合规没那么复杂:用工上规范合同社保,质量上不搞虚假宣传,财税上如实记账报税,网销上确保证照齐全即可。分享3个实用技巧:定期对照监管要求自查整改;关注行业合规指引;专业领域(如知识产权、数据安全)可咨询合规机构。
提醒大家,这次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监管。各部门数据互通、联合执法,违规行为藏不住。监管也遵循“宽严相济”,主动整改者有政策支持,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罚。
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2025年整治已全面展开,赶紧自查整改,避免踩线被罚。
如果你在合规中遇到具体问题,或想了解所在行业合规要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来源:白云~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