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白菜,九万赔偿,谁该为这场闹剧买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12:14 1

摘要:当三棵白菜的视频最终引出九万余元的赔偿,一场由流量驱动的网络狂欢,照见了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的深刻隐患。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11月17日发布的通报,为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免费采捡白菜”事件画上了句号,也为观察当下网络生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片。

当三棵白菜的视频最终引出九万余元的赔偿,一场由流量驱动的网络狂欢,照见了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的深刻隐患。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11月17日发布的通报,为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免费采捡白菜”事件画上了句号,也为观察当下网络生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片。

经核实,网传视频中提及的“免费白菜”地块,系当地村民孙某某于今年4月7日竞拍租赁,面积485.9亩,租期一年。获得土地租赁权后,孙某某将其中的190亩土地以原价分租给李某某、赵某某、廉某某、王某。这其中,105.9亩由孙某某种植玉米,其余380亩种植两茬作物(孙某某190亩、赵某某80亩、李某某和廉某某合伙70亩、王某40亩),第一茬种植西瓜,第二茬种植白菜,白菜于10月份开始售卖。经采购商证实,事件发生前,5名种植户已陆续销售品质较好的白菜201万斤,获得销售收入46.1万元。

回溯这场风波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嵌着“失真”的齿轮。开端仅是网民黄某某为博流量,在捡拾三棵白菜后发布了“免费”的不实信息。随后,红山晚报记者刘某某未赴现场核实,便以其官方账号进行发布,赋予了谣言本不该有的公信力,完成了虚假信息从坊间流言到“媒体报道”的惊险一跃。此后,种植户李某某在维权时夸大的“损失百万”的说法,以及部分自媒体利用AI生成的失真内容,如同不断加注的燃料,最终让一场小范围的误会燃成了全网关注的公共事件。

这出闹剧的代价,远不止于9.52万元的经济损失评估。它损耗了社会信任资本——媒体公信力因记者的失察而受损,公众的善意在一次次“反转”与“踩坑”中被消磨。它也扰乱了公共秩序,让本该用于讨论真问题的舆论资源,耗费在辨伪存真之上。

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虚拟信息到现实行动的传导路径。网络虚火如何引发现实野火?此事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样本:算法推荐放大了不实信息的触达范围,而部分公众“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与从众心态,则完成了最后一环的落地。这警示我们,清朗网络空间与维护现实秩序已密不可分。

此次官方处置展现出精准的问责逻辑,沿着谣言传播的轨迹溯源追责。从首发者、转发者到失察媒体,再到夸大事实的种植户,均依法依规受到处理。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对由AI生成不实内容的自媒体的处理,直面了AIGC技术滥用的新挑战。这体现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原则正在细化为具体的治理实践。

“免费白菜”事件虽已平息,但它投下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遏制“唯流量”的冲动?

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媒体如何恪守“核实”这一最古老又最珍贵的专业准则?作为普通网民,又该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让理性先于情绪?

这一小片菜地,映照出的恰是我们所处信息生态的缩影——唯有每个环节都多一分责任与审慎,才能避免下一次无意的“捡拾”演变为又一场全网的“狂欢”。

来源:妖精不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