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平时吃得挺健康,喝水也不少,却还是查出有结石?肾结石、胆结石、输尿管结石……一旦“长”在体内,疼起来是真的能让人怀疑人生!
其实,很多结石的“罪魁祸首”,就藏在你的餐桌上。有些食物吃着美味,却悄悄在体内“养石头”。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体内有结石的人,哪6种食物再爱也得忍一忍!
说到结石,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草酸钙结石。国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80%以上的泌尿系结石,都是草酸钙结石。
而菠菜,是草酸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每100克菠菜中,草酸含量高达970毫克以上。
草酸会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在肾脏、输尿管,久而久之就成了结石。
如果你已经有结石史,或者属于高发人群(如家族有结石病史、男性、喝水少的人),菠菜就别天天吃了。实在爱吃,也要焯水处理,去掉大部分草酸。
很多人把喝茶当养生,但如果你是结石高风险人群,浓茶不但不养生,反而可能“养石头”!
因为茶叶中也含有相当量的草酸,尤其是普洱、红茶、绿茶等发酵类茶叶,草酸含量更高。
2022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饮用高草酸饮品与肾结石发病率呈正相关。
结石患者如果实在想喝茶,建议选择淡茶,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两杯;也可以用玉米须茶、金钱草茶等低草酸草本代替,但前提是咨询医生,不可盲目偏方化。
动物内脏,比如猪肝、牛肚、鸡胗,看着下饭、富含营养,但结石患者吃它们,就是在给“石头”加料。
因为内脏中嘌呤含量极高,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尿酸。如果尿酸排不出去,就会沉积形成尿酸结石。
更麻烦的是,高尿酸还可能引发痛风,让你不仅“结石痛”,还“关节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结石人群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动物内脏就是重点控制对象。
这点可能让很多人意外。豆腐不是健康食品吗?怎么也上了“黑名单”?
豆腐本身没问题,但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来说,高钙+草酸=危险组合。
特别是你一边吃豆腐,一边又吃菠菜、喝浓茶,钙和草酸在肠道里“喜结连理”,就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曾指出,高钙饮食若伴随高草酸摄入,会显著提升肾结石风险。
所以建议:豆腐可以吃,但别和高草酸食物同吃,且控制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0克为宜。
腌菜、咸鱼、泡菜,这些重口味食物虽然下饭,但对结石患者来说是“隐形杀手”。
原因很简单:钠摄入过多,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尿钙一多,草酸钙就更容易形成。
2021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盐饮食与泌尿系结石发病呈显著正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中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入超过10克,远超标准。
如果你已经有结石,腌制品就要少碰,做饭时也要少放盐,多用香料、柠檬等方式提味。
可乐、雪碧、果汁饮料……这些甜甜的饮品,不止让你长肉,还可能让你长石头。
首先,大量糖分会影响钙、镁的代谢,干扰肾脏功能。其次,很多汽水中含有磷酸盐等添加剂,也会促进结石形成。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瓶碳酸饮料,泌尿结石风险增加23%。
结石患者想喝饮料?可以选择无糖绿茶、矿泉水、柠檬水等天然饮品。最重要的是:每天喝足水,稀释尿液才是硬道理!
光靠“管住嘴”还不够,生活方式也得跟上。以下几点建议,结石患者一定要记牢:
· 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分多次喝,别一次灌。
· 少久坐多活动,促进肾脏代谢。
· 定期体检、复查,尤其有家族史的人。
· 避免补钙过量,尤其是滥用钙片。
结石不是一朝一夕长出来的,它是你饮食、生活方式长期“积攒”的产物。别等疼了才后悔,平时就要把握好“入口关”。
结石不是无解,但管住嘴、迈开腿,是你给健康最基本的尊重。
[1] 《中国泌尿系结石流行病学调查白皮书》.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2020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3] 《草酸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43卷第6期
[4] 《高盐饮食与结石形成风险的关联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55卷第8期
[5] Curhan GC, et al. Beverage intake and the risk of kidney stones in women. Am J Clin Nutr. 1998;67(5):1004–1009.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健康自然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