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南高校最新榜出炉,重庆大学摘第3名,贵州大学居第8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4:03 1

摘要: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里面,把西南五个省市区的高校情况整理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比较清楚的规律,西南包含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西藏这五个地方,在这里地形和气候对人们生活条件是有利处存在的,这里的风景很好看且气候也合适,但因为地理位置处于内陆地区所以整体发

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里面,把西南五个省市区的高校情况整理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比较清楚的规律,西南包含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西藏这五个地方,在这里地形和气候对人们生活条件是有利处存在的,这里的风景很好看且气候也合适,但因为地理位置处于内陆地区所以整体发展状况并不均匀,除去四川还有重庆以外其他省份的经济水平大体上都处在较低的状态,这样就会影响到教育资源分配及高等院校发展的速度。

在这份榜单里,西南高校共有100所入选。按照不同行政区来划分,四川上榜数量最多,有35所;云南24所;贵州20所;重庆18所;西藏只有3所。把这些数据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西南并不是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内却形成了一定的层次性。从具体的排名看,西南地区一共有8所学校进入了全国前100名,进入前200名的学校共22所,进入前300名的学校达到40所。这组数字表明,虽然西南地区的高校实力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在该区域内依然存在几所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校。

把区域内排在前面的学校单拿出来看就更清楚了,西南的第一名是四川大学,在全国总榜上排名第20位。四川大学属于国家“985工程”的高校,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896年,所以它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现在的四川大学是由两轮合并而成的,合并之后学科和师资都会进行整合,学校的医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口腔医学之类的医学学科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名是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26位,在成都。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与目前的信息化、数字经济需求匹配度较高,其优势学科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第三名为重庆大学,排名第33位,成立于1929年较为突出。

排在第四位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全国排名是第51名,在成都,是一所理工类院校。第五位的学校是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全国排名第53名,属于综合性大学。第六位的则是西南财经大学,全国排名第64名,该所在城市是成都,其主要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这三所学校有一些评估维度跟国家重点工程相关联,常常会被认为是在有工程背景又有重点科目的平台型高校之列(社会上有对这种层次学校的俗称。

第七名是云南大学,排名全国第70位,它是云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云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经历过多次更名和体制上的改变,后来又被列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第一批高校名单当中。第八个则是贵州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为99位,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处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境内,其在贵州省内部也是唯一的211高校身份存在;贵州大学同样拥有着很长一段建校历史,并且近些年还入选过教育部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综合能力提升项目计划里面去、获得过诸如全国文明校园之类的荣誉奖项等等情况也都在此期间发生过一些变动调整的事情被提及到了。

第九是昆明理工大学,全国第105名,在云南被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高校之一,并不是985/211院校但工科及应用型学科有基础。很多人认为它有机会在下一轮高教评估或名单调整中获得更好的位置。第十是西南石油大学,全国排名第112位,位于成都,已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其在石油与能源类学科上有明确定位

把前十名再过一遍,就会发觉有个特征在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传统重点高校体系(985或者211,或是已列入“双一流”创建,唯独昆明理工是不在这个范围里的优质大学,这就显示出,在西南地区,处在较高层次的学校大半都出自那些已经形成多年的重点高校体系里头,新的或者正在上升中的院校还没有彻底扭转这种局势。

从省份分布和前十名归属来看,四川在区域内处于绝对优势,前十中五所来自四川,无论学校数量还是排名都是如此。四川的高教资源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不管是综合类大学,还有理工类、医学类都有好几个在全国能占个位置的大学。重庆作为直辖市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都在区域前列。

经济基础直接影响到教育投入和人才聚集,云南、贵州与西藏经济体量小一些,在高校财政支持、科研经费以及人才吸引方面就弱些,所以重点高校数量及其学科层次上跟四川、重庆比起来显得单薄些,这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还有历史沿革、人才政策、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夹杂其中,不过经济状况是显而易见的制约要素。

学科方面,西南各校侧重点不一样,川大主推医和综合,电子科技大学偏重于电与信息类,重庆大学、西南交大擅长工科,西财专注于财经及管理方向,西大的学科构成依然保持综合性布局,云贵两省的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沉淀,在高教政策框架之下,“985工程”“211工程”,还有诸如“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这样的标签仍然被普遍用来当作衡量学校层次的标准,很多学校的资源情况,名声甚至公告里面都会用这些身份来出现,以此作为对外展示实力的一种方式。

把西南的100所上榜高校放到全国图景里头,既有些亮色也有暗点,四川和重庆能拿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学,包含医学,信息,工程,财经这些关键学科,不过也存在一些省高水平高校不多,学科深浅不够,科研成果跟师资资源比不上发达省份的情况,要是想改变这种不平衡局面,既要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作长远打算,也要学校自身在学科创建,人才培育,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找出自己的定位。

对未来,几条路比较实际。一是让现有的优势学科做深做厚,把少部分强项做成一个区域甚至全国的学术高地。二是省内高校协同发展,包括共建学科、共享资源、交流人才等,不要重复建设,提高整体效率。三是出台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欠发达省份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四是在产业发展上鼓励产业跟学校合作,利用当地的产业基础带动学科的应用转化,提升大学服务地方的能力。

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看名次,也要看学科是否合适,个人的发展需求。榜单只是一个参考,学校的各个学科实力,师资情况,校园环境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很重要。对于政策制定者以及高校管理者来说,榜单是阶段性的一个成果与不足,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更加具体的方向。

把这份排名放到更长的时间线上看,高校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要长期投入、政策稳定、合适的人才制度。短期内可以通过合并、调整学科或引进人才来改变一些指标,但形成持续的办学实力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多下功夫。

以上是关于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西南地区高校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个区域内的高校是如何分布,是什么层次以及存在什么问题。那么对于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西南)榜单,你怎么看待?

来源:来财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