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赛季常规比赛结束后新增“潜力赛” 球迷吐槽一边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1:52 1

摘要:CBA新赛季将推出一项新规,常规时间结束后,增设时长为8分钟的“潜力赛”。该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5分钟。如果潜力赛结束后双方依旧打平,则将通过“金球致胜”的方式决出胜负。

北京时间11月17日,国内媒体报道称,CBA新赛季将推出一项新规,常规时间结束后,增设时长为8分钟的“潜力赛”。该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5分钟。如果潜力赛结束后双方依旧打平,则将通过“金球致胜”的方式决出胜负。

具体来说,潜力赛采用两节各5分钟的赛制。若常规时间战平,则直接进入“金球致胜”环节,两队重新中圈跳球,任何一方率先得到2分或以上,即判定为该场比赛胜方。常规时间与金球致胜之间不设休息时间。

参赛球员方面有明确限制。原则上,潜力赛应由非首发球员出战,但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可调整首发球员上场:

如某队符合潜力赛资格的球员因受伤或被取消比赛资格(如技术犯规、违体犯规等),导致参赛人数不足5人,每缺1人,可补充1名该场国内首发球员进入潜力赛名单。对手球队也有权对应调整相同或更少人数的首发球员上场。

此外,还设有“额外参赛球员”条款:客队若选择使用2名未进入当场联赛名单的国内球员参加潜力赛,主队也可使用同等名额,但主队不能主动单独使用该条款。

名单提交时间也有严格规定。两队须在CBA联赛中场休息结束前4分钟提交潜力赛球员名单,人数不少于5人、不超过9人。如需在赛后替换首发球员,须在正赛结束后1分钟内提交更换申请,并通知对手确认。如某队赛前可出战球员不足5人,则直接视为弃权。

媒体人付政浩对此评论指出,CBA推出这一赛制,本质是希望将比赛总时长拉回48分钟,从而在形式上与原有转播、赞助权益衔接。不过,这一安排在舆论中引发不少争议。

有球迷直言,把8分钟放在赛后进行,像是“为了凑时间而凑时间”,显得十分业余。更多人认为,这8分钟完全可放在赛前作为热身环节,或融入中场活动,而非在正赛结束后让球员“被动加班”。毕竟40分钟的高强度对抗已极大考验球员体能,此时再打8分钟,不仅强度难以保证,对核心球员也是额外负担。

从现场球迷的观赛体验来看,大家购票入场,期待的是高水平的对抗和紧张的比赛氛围,而不是看年轻球员在胜负已定的情况下进行“附加赛”。尽管潜力赛的本意可能是给替补球员更多锻炼机会,但安排在赛后,难免让球迷感到鸡肋。

更关键的是,这一安排也反映出CBA在改革中的两难。一方面,为与国际篮联接轨,联赛希望将比赛时间从48分钟缩短至40分钟;但另一方面,商业合同、赞助权益等因素又让这“消失的8分钟”成为必须填补的空白。于是,潜力赛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折中方案。

然而,折中不等于合理。如果只为补足时长,放在赛前或许更符合球员状态和球迷期待。赛后增设环节,不仅打乱比赛节奏,也可能影响正赛结果的关注度。如何在制度创新与赛事品质之间找到平衡,仍是CBA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来源:为你唱歌为你写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