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 今日午间,据聚变产业联盟,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采购项目发布,总金额超20亿, 根据业务需要,本次采购涉及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低温系统关键部件等。
为百万财经人士 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析宏观及政策、研判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事件: 今日午间,据聚变产业联盟,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采购项目发布,总金额超20亿, 根据业务需要,本次采购涉及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低温系统关键部件等。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中美目前是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此前的可控核聚变的核心项目是EAST,和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一样,其目的是 实现“能量增益”,Q值大于1,即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输入加热的能量。相当于验证可控核聚变发电的可行性。
而BEST是EAST的升级,目的是让 等离子体自身产生的阿尔法粒子能够充分维持其高温,外部加热需求大大降低,甚至不再需要,这相当于让聚变反应“自力更生”,是未来商业反应堆必须达到的状态。相对于是验证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可行性。
BEST项目将为国内可控核聚变
扫清最关键的科学与工程障碍,可以说是中国迈进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最关键的一步。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BEST主机全面开建。
而这次招标的 离子回旋波源系统与低温系统关键部件等,都是托卡马克装置中技术壁垒最高、成本最昂贵的核心系统, 比如 离子回旋波源系统,这是聚变炉的“点火器”与“方向盘”, 该系统产生高频无线电波,深入等离子体核心,通过共振机制对其进行高效加热,使其达到上亿度的点火温度, 离子回旋波源系统的性能 直接决定了BEST能否实现并维持“燃烧等离子体”,也就是直接决定了BEST项目能否成功。
因此,这次的招标就是吹响了BEST项目全面招标的发令枪。
按照项目计划, 2030年实现聚变能量产出大于输入、 2027年完成总装,那也就意味着最晚在明年上半年就要完成核心配套设备的招标, 那么结合这次的招标事件来看,从现在开始,大概率将进入BEST项目的密集招标期。
此外, 11月15日,上交所披露上海超导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标志着其科创板上市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上海超导的是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REBCO带材, 在液氮温区(约-196°C)就能实现超导,相比于需要在液氦温区(-269°C)工作的传统低温超导材料,它的制冷要求相对更低,成本和效率更有优势,同时, REBCO带材在极强磁场下仍能保持极高的载流性能,因此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理想超导材料。
高性能REBCO带材的制备技术曾长期被美国和日本的公司垄断,而上海超导实现了该材料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并且其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自主可控。
上海超导的上市也将聚焦超导材料以及可控核聚变产业的关注度。
来源:商财洞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