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祖宗牌位在海外,春节却得按明制磕头,这辈分谁算得清?”——5月18日,河南颍阳安寨村,10万韩国“千氏”人排队给一块明代石碑上香,石碑主人是400年前抗倭大将千万里。一句话:祖先被朝鲜国王“强留”,后代如今回来“认领”,中韩谁才是文化原乡?答案藏在碑缝里那行
“祖宗牌位在海外,春节却得按明制磕头,这辈分谁算得清?”——5月18日,河南颍阳安寨村,10万韩国“千氏”人排队给一块明代石碑上香,石碑主人是400年前抗倭大将千万里。一句话:祖先被朝鲜国王“强留”,后代如今回来“认领”,中韩谁才是文化原乡?答案藏在碑缝里那行小字——“颍阳千里根”。
千万里1598年留朝,表面风光:花山君、正二品、配享文庙。可朝鲜实录补了一笔,他晚年多次上表“乞归”,国王不批,怕倭寇再来没人扛。于是将军变“人质”,子孙变“高丽人”。韩国史家金容沃去年挖出一份1632年户籍残卷,千氏被划“军班”,不能考文科,只能代代当兵,直到日占时期才翻身。所谓“显赫”,是血税换的。
再看文化保鲜。首尔千氏家庙的祭桌,猪羊摆法跟《大明会典》分毫不差;可韩国人祭祖后分肉叫“饮福”,颍阳老村民说“咱这叫添丁”,两边一碰面,仪式对得上,词儿全岔了。2007年石碑出土,韩国宗亲带族谱来对,发现中间断四代,只好用朝鲜“伪谱”补空,被中方的明碑一记实锤打回。面子挂不住,当场又跪又拜,摄像机直播,韩国网友弹幕刷屏:“原来我们才是赝品”。
最扎心的是国籍。按韩国现行法,千万里后代已算“特殊归化”案例,来中国30天可落户籍。去年试水,3个90后首尔白领辞职来颍阳办身份证,派出所一句“得先注销韩国籍”,瞬间劝退。祖先的根认下了,现实的国籍墙撞得头破血流。网友总结:血脉可以400年不散,护照却一天不能重叠。
直播结束,有人把石碑上的“根”字刷成金色。韩国留言:根找到了,盆却搬不动。中国网友回一句:树挪死,人挪活,可别忘了盆里的土还是明代的。
来源:安逸暖阳6DcL3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