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重排榜单”令人震惊,福大摘得亚军,集美荣获第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22:01 1

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刚刚出炉,福建省的高校状况值得一看,把这次的结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中去理解就更清楚一点了,先说地理、人口与历史情况再说高校在榜单中的分布和特点,最后给几点看法邀请大家参与。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作者: 教育天天看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刚刚出炉,福建省的高校状况值得一看,把这次的结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中去理解就更清楚一点了,先说地理、人口与历史情况再说高校在榜单中的分布和特点,最后给几点看法邀请大家参与。

福建在中国东南沿海,简称“闽”,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靠山又靠海。陆地面积大约12.4万平方千米,毗连海域面积约13.6万平方千米。到2024年底常住人口大概有四千一百九十三万,人口比较集中。福建的行政名称和省级建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设置经略使时取了福、建两地名来作为省名。元朝及明清之后,省级的行政机构慢慢稳定下来,形成了长久的区域管理架构。文化上,福建被称为八闽文化,是全国知名的侨乡。闽籍华人华侨在全球各地的数量超过了一千五百八十万,港澳地区有一百二十多万闽籍同胞,台湾许多人也有福建血缘,估计超过了八成的人有闽源。

东部沿海靠海,对外交流多,经济总体比内陆好,教育资源也集中。福建是这样子的,有国家级重点大学也有不少地方院校和专业学院。按照2025年ABC榜单看,一共23所公办本科院校入围。里面有985、211高校,也有专注于某方面研究的专业学校和地区性强校。

在全省高校里,厦门大学排第一,在省内是第一名,在全国排名23名。厦门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院校,受很多国家工程扶持,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沿海地区,环境优美。创办于1921年,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发起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由华侨创种,博士后流动站达36个。从学科上看,人文社科、基础理学比较强,工程类较弱。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厦门大学只有海洋科学是A+,可以看出其优势过于集中。高考投档的时候因为学科以及招生政策的原因,在一些省份并不是拟录取分数线非常高,2024年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为613分、河北物理类最低分为614分等,各个省市之间录取要求并不相同

福州大学排全省第二,全国第69位。学校是省属与教育部共建的高校,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后就开始招生。工程学科,特别是结构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获得了硕士、博士授权,列入了国家学位授予体系中。现在学校有近百个本科专业,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有十来个。作为“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福大在省内承担着重要的科研及人才培养任务。

在榜单里排第三到五名的是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分别位于全国的第102、124及131位,这三个学校目前都不是985或者211院校,可是它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很强,在区域上有竞争力,也有各自的特色学科。福建师大可以回溯到1907年设立师范学堂的时候,师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师资力量与教育传统是它的长处所在,华侨大学与福建农林大学各有侧重又资源独特,在培育人才方面也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子,因为都在前一百五十以内所以被叫做“福建优质双非”。

福建医科大学省内排第6,全国是167位,在它身上能找到源头活水—医学专科学校在1937年就成立了,历史变迁中几度更名并入其他学校,后来是在1969年跟中医学院还有几个系部合并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样子。目前有20来个学院,医药卫生类的专业不少覆盖范围也挺广的,博士后站点也有好几个,省里把它当作重点扶持的对象之一,担负起提升本地区医疗教育水平和卫生研究能力的任务。

集美大学在榜单上排省内第七,全国第217名。学校位于厦门的集美区,是陈嘉庚先生办校的地方。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教育部门批准合并几所专业学院成立现在的集美大学。校园占地两千多亩,设有二十多个学院,近八十种专业,博士后科研站点也有设置,在航海、海洋和应用型人才方面有行业背景依托,与几个部委和省市都有合作。

省内排位第8-10分别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闽江学院和福建理工大学,在全国排名分别位列262, 285, 和329。福建中医药大学主攻中医药教学及研究,闽江学院是区域本科高校,而福建理工大学有工程与应用技术方向的教学科研布局,这些学校在省里担负着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育职责。

综合来福建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几类特点。一是存在国家级重点高校与多所地方强校并存的局面,二是学科分布上既有传统优势学科又有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学科,三是院校类型多样,既包括985、211这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又包含师范、医科、中医药、农林和航海等专业性强的高校,四是很多“双非”高校靠学科建设和专业定位形成自身竞争力,在全国性榜单里可以名列前茅。

数据方面,学校设置的本科专业数、博士后站点数量、学科评估结果以及招生录取分数等都是衡量办学实力常用的指标。厦门大学的博士后站点数和学部学院设置能够体现其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福州大学工程学科历史及硕博点设立可以反映其在工程领域多年的积累;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合并过程说明了学科整合与发展路径;集美大学多校合并也展示了通过资源整合来扩大办学规模和覆盖的专业情况。

从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看,福建受海洋经济、对外贸易、侨务关系等因素影响,教育投入和社会资本更易向沿海城市聚集。高校的地理分布和学科布局也与地方产业及产业升级需求相匹配,比如海洋科学、航海技术、农林、医药、师范教育等,既能满足本地需要又能向外辐射。

对于这次的排名有几点观察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高校们的排名变化是在长期的建设中产生的成果还是短期的数据波动;第二,是省内各大学校在资源上的平衡问题,专精学校和综合类学校的分布怎么做到各有侧重?第三,在面向未来的行业趋势及区域发展上,院校如何对现有的专业设置及研发方向进行改变呢?欢迎大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个人视角,在评论区留下你对于福建各大高校在全国的位置、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招生策略等方面的看法。

总体福建的高教体系,地理经济条件支持下,院校网既密集又多种类存在,有全国影响力大的研究型大学也有某些领域内具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历史沿革、院校设置、学科评估以及招生表现等多个角度审视之后便能形成相对完整看法,希望大家针对排名结果与省内高校发展给出更多问题和想法,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乃至国家需求。

来源:自由的蜻蜓NcIFH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