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STM32毕设项目加点料:AI智能方向指针语音交互方位感知系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21:27 1

摘要:的关键或许不在于STM32本身,而在于如何为它加点“料”——如何让它与更前沿的技术结合起来。如今,“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实际应用中。那么,何不让我们的STM32项目,也尝试具备联网、上云,甚至一点简单的“思考”能力

的关键或许不在于STM32本身,而在于如何为它加点“料”——如何让它与更前沿的技术结合起来。如今,“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实际应用中。那么,何不让我们的STM32项目,也尝试具备联网、上云,甚至一点简单的“思考”能力?

这个想法,正是我们筹划这一系列分享的初衷。我们希望能为你们的毕业设计,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和具体的参考增加一些创新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陆续带来从易上手的AI趣味小应用,到综合性项目的讲解,包括13个AI入门应用项目、2个小智AI项目、3个LVGL综合项目、一个AI桌宠机器狗,以及那个经典的、国民级嵌入式项目——AI智能小车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个系列开始,先从13个AI入门应用中的第一个项目讲起。这个项目本身不复杂,但它能让你直观地感受到,当STM32和AI技术结合起来后,能实现哪些不一样的功能。

《AI 智能方向指针》

户外探险与导航辅助室内定位与方向指引智能设备的空间方位感知02 项目功能

本项目实现了一个语音交互式的智能方向指针系统。用户通过语音唤醒设备后("你好,小元"),可以询问当前方向信息。系统采用双芯协作架构:STM32作为控制端,负责采集板载地磁传感器(QMC6309)数据;ESP32-S3作为AI端,负责语音唤醒、指令识别和语音反馈。当接收到查询指令时,ESP32-S3向STM32发送查询帧,STM32将计算出的方位角(0°~359°)返回给ESP32,后者生成自然语言反馈(如"方位角352°,正北偏西")并通过扬声器播放。

主硬件平台:华清远见F103&ESP32-S3 AI开发板(板载三轴地磁传感器、麦克风、扬声器)+2.8寸显示屏。

关于华清远见F103&ESP32-S3 AI开发板:

这是一款能让你的STM32项目瞬间拥有联网和AI能力的双核开发板,集成了STM32F103和ESP32-S3。两个核心都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协同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可以把它当成两块板子来分别学习(STM32F103开发板+ESP32-S3开发板)。对于项目实战来说,可以让它们分工合作——ESP32作为“AI大脑”,STM32作为“控制双手”,低成本实现更复杂、更稳定的高级应用。

1. 双芯通信协议:9字节固定帧格式(0xAA 0x00 0x01 ...),包含帧头、命令地址、命令类型、数据域和校验和

2. 方位角计算:将融合后的地磁数据转换为0°~359°方位角(0°=正北,90°=正东)

3. 语音交互流程:唤醒词模型加载→实时监听→指令识别→数据交互→语音反馈

4. 帧校验机制:校验和=(帧头+命令地址+命令类型+数据域)&0xFF,确保数据传输正确性

- 双芯架构分工协作原理

- I2C通信协议与传感器驱动

- 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 串口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 语音唤醒与识别技术

- 语音合成与播放技术

- 嵌入式系统中断处理

06 项目实现原理

1. 硬件原理

首先打开【华清远见_F103&ESP32-S3 AI开发板资料V1.0\05_硬件图纸\ 1.F103&ESP32-S3 AI开发板原理图V4.3】,根据原理图查看地磁传感器电路。

上图可以看出连接传感器的I2C引脚为PB7和PB6,引脚定义如下表:

传感器引脚功能如下图所示:

2. 双芯通信原理(ESP32-S3 为主机,STM32 为从机)

通信角色分工:ESP32-S3(AI 端)作为主机,负责发起 “地磁传感器数据查询” 指令;STM32(控制端)作为从机,负责采集地磁传感器数据,并响应主机查询。

通信帧结构:采用固定9 字节帧格式,具体定义如下:

校验机制:校验和= (帧头+命令地址+命令类型+数据域 0+数据域1+数据域2+数据域3+数据域4)& 0xFF,确保数据传输正确性(如查询帧校验和计算:0xAA+0x00+0x01+0x00+0x00+0x00+0x00+0x00=0xAB,校验和为0xAB)。

3.语音交互原理

语音唤醒:ESP32-S3加载 “你好,小元” 唤醒词模型,实时监听麦克风输入音频,通过语音识别算法匹配唤醒词,匹配成功后触发 “指令接收” 状态(屏幕提示 + 硬件指示灯亮)。

指令识别:指令接收窗口期内,ESP32-S3 采集用户语音指令,通过本地指令模型(覆盖对话 A~E)进行语义匹配,区分 “房间内辨向”“指定方向查找” 等指令类型。

语音反馈:ESP32-S3 将方向计算结果(如 “方位角 352°,正北偏西”)通过语音合成库转换为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播放,完成 “交互闭环”。

4. 方向计算原理

传感器数据融合:STM32 采集板载地磁传感器(检测地磁场方向)与加速度传感器(校正姿态,排除倾斜干扰)的原始数据,通过 “姿态解算算法”(如卡尔曼滤波)消除噪声干扰。

方位角换算:将融合后的地磁数据转换为“方位角”(0°~359°),其中 0° 对应正北、90°对应正东、180°对应正南、270°对应正西;例如方位角 352°=360°-8°,对应 “正北偏西”。

数据交互逻辑:ESP32-S3发送 “0xAA 0x00 0x01 0x00 0x00 0x00 0x00 0x00 0xAB” 查询帧后,STM32将计算出的方位角(如 352°=0x0160)填入数据域3~4,生成返回帧(0xAA 0x00 0x01 0x00 0x00 0x00 0x01 0x60 0x0C),反馈给 ESP32-S3。

完整的实验步骤目录如下图。

后台私信(备注:AI 智能方向指针项目),免费领取项目完整文档、源码

《AI 智能方向指针》项目硬件平台是华清远见STM32F103&ESP32-S3 AIoT开发板。

开发板简介

F103&ESP32-S3 AI 开发板是华清远见针对嵌入式与 AI 开发市场需求,打造的高性能、低成本AIoT实战平台。该开发板采用双核心设计,整合了STM32F103与ESP32-S3两款芯片:以ESP32-S3作为AI中枢,承担视觉识别、语音交互及 WiFi/BLE 无线通信任务;以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实现实时运动控制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二者通过 UART 总线无缝协同,形成 “AI 决策 + 实时执行” 的高效工作模式。

相较于仅使用STM32F103的方案,这一架构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同时扩展了板载资源与外设接口,为更多AI及物联网应用的拓展提供了便利。为了方便实战练手,我们为该平台配套了多种硬件模块20个实战项目,涵盖13个AI基础应用项目、2个小智AI项目、3个LVGL物联网应用,以及AI桌宠机器狗AI智能车各1个。所有项目均基于STM32F103与ESP32-S3协同开发,“学完就能用”,助你快速打造硬核作品,轻松开发智能AIoT应用。相关资料持续更新中,可以在文章末尾扫码领取。

STM32 与 ESP32 是单片机入门经典 MCU,技术普及度、生态完整性和商业应用优势显著。STM32 擅长精准控制,是工业与教育首选;ESP32 及升级版 S3 主打物联网,集成联网与 AI 能力,广泛应用于 AIoT 终端。二者高度互补,所以我们提倡“双核学习路径”,从入门到综合项目实战 ,建议先通过 STM32 夯实通用 MCU 开发基础,再用 ESP32 拓展物联网等开发能力,掌握后可提升技术广度与就业竞争力,实现 1+1>2,这也是双核心开发板的教学设计初衷。

来源:晓加科技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