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任城区观音阁街道聚焦文化“两创”,深挖运河遗存、工业记忆等特色资源,以数字赋能破题,用场景创新搭桥,推动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让千年文脉在创新表达中“活”起来,让城市消费在场景升级中“火”起来。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郑扬 通讯员 王如光)作为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任城区观音阁街道聚焦文化“两创”,深挖运河遗存、工业记忆等特色资源,以数字赋能破题,用场景创新搭桥,推动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让千年文脉在创新表达中“活”起来,让城市消费在场景升级中“火”起来。
在观音阁街道济州上城艺术博物馆内,“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凭借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宠”。展览精选百余幅艺术家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借助3D光雕数字技术进行创意演绎,将静态的壁画转化为流动的光影,为观众打造出一场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让遥远的敦煌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济宁市民李蒙蒙:“这次沉浸式体验太震撼了!它通过光影和动画,把高深的艺术变得直观易懂。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比隔着玻璃看文物印象深得多。”
济州上城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秀丽:“我们以数字赋能,让静态的文物、文献走出展柜与典籍,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分享的动态体验,实现传统文化从‘传承’到‘焕新’的跨越。”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不仅体现在数字光影里,更融入老字号的基因传承中。作为工业遗存活化的典范,玉堂酱园博物馆将老厂房改造为文化体验空间,“运河商埠”“改革开放”“当代风貌”等主题展览串联起300余年的品牌发展史;500余件实物、证物与老照片,搭配研学游、网红打卡、媒体直播等多元活动,让老字号在文旅融合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山东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景春:“(我们)健全和完善客户体验与互动等配套功能,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老字号的诚信经营之道和儒商文化,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品牌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观音阁街道坚持守正创新,深挖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人才集聚、场景打造、业态创新、数字赋能”等措施,全力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500余名艺术家、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开展合作,培育20余家特色文艺机构,精心打造多个文化地标,带动3000余人就业,累计举办各类文艺活动350余场,参与群众达3万余人次。
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慎举:“将玉堂博物馆、双松堂美术馆、中里小镇等文艺载体串珠成链,吸引文艺爱好者落地扎根,搭建起充满活力的‘文艺两新’生态圈。以传统节庆为抓手,推动传统文化互动和夜间消费场景融合,构建起‘可观、可玩、可品、可购’全链条的消费体验。以数字赋能发展,引导商家以数字为针、文化为线串起多元商业亮点。”
来源:济宁新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