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少好學,招求天下遺書,上親自省校,使莊助、司馬相如等以類分別之。尤好辞賦,每所行幸及奇獸異物,輒命相如等賦之。上亦自作詩賦数百篇,下筆即成,初不留意。相如作文遲,弥時而後成,上每叹其工妙,謂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遲,可乎?”相如曰:“於臣則可,未知陛下何
原文
上少好學,招求天下遺書,上親自省校,使莊助、司馬相如等以類分別之。尤好辞賦,每所行幸及奇獸異物,輒命相如等賦之。上亦自作詩賦数百篇,下筆即成,初不留意。相如作文遲,弥時而後成,上每叹其工妙,謂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遲,可乎?”相如曰:“於臣則可,未知陛下何如耳?”上大笑而不責也。
译文:
武帝年轻时好学,招求天下遗留下的书籍,武帝亲自审察校订,让庄助、司马相如等人按照类别区分开来。他尤其喜欢辞赋,凡是去过的地方以及奇兽异物,就让司马相如等人作赋歌颂。武帝也自己作有诗赋几百篇,下笔写成,就如起初未留心构思着意。司马相如作文迟缓,历时长久才能成篇,武帝总是赏赞文章工整美妙,他对相如说:“用我的快速,换你的迟缓,可不可啊?”司马相如说:“对臣子我来说当然可以,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样啊?”武帝大笑着没有责备他。
原文
上喜接士大夫,拔奇取異,不問僕隸,故能得天下奇士。然性嚴急,不貸小过,刑殺法令,殊為峻刻。汲黯每諫上曰:“陛下愛才樂士,求之无倦,比得一人,勞心苦神。未尽其用,輒已殺之。以有限之士,資无已之誅。臣恐天下賢才將尽於陛下,欲誰與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喻之曰:“夫才為世出,何時無才!且所謂才者,猶可用之器也;才不應務,是器不中用也;不能尽才以處事,與无才同也。不殺何施!”黯曰:“臣雖不能以言屈陛下,而心犹以為非。願陛下自今改之,无以臣愚為不知理也。”上顧謂群臣曰:“黯自言便辞,則不然矣;自言其愚,豈非然乎?”時北伐匈奴,南誅兩越,天下騷動。黯数諫爭,上弗從,乃發憤謂上曰:“陛下恥為守文之士君,欲希奇功於爭表;臣恐欲益反損,取累於千載也。”上怒,乃出黯為郡吏。黯忿憤,疽發背死。謚剛侯。
译文:
武帝喜欢交往士大夫,选拔录取奇才异人,不管是不是仆隶之类身份低贱的人,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奇士。但他性格严厉峻急,不宽容小过失,刑罚诛杀的法令,非常严酷苛刻。汲黯常劝谏武帝说:“陛下喜爱才智之士,访求不倦,每当得到一人,都是劳心苦神。但还未曾用尽其所长,便已经杀掉了。以有限的才士,处于无终了的诛罚之中。臣担心天下贤才将被杀尽在陛下手里,还有谁来治理国家呢?”
汲黯十分生气说这件事,武帝笑着开导他说:“人才是跟随着时代产生出现的,什么时代没有人才!而且所谓的人才,犹如可供使用的器具;人才不适应世务的需要,就是器具不中用啊;不能尽其才华以妥善处理世事职务,与没有才能一样。不杀掉又作什么用!”汲黯说:“臣虽然无法用言辞来说服陛下,而心里却仍然认为您不对。愿陛下从今后改正,不要以为臣愚笨当臣不明事理啊。”
武帝对群臣说:“汲黯说自己过于谨慎,已经不对了;又说自己愚鲁,岂不是更不对吗!”当时北伐匈奴,南疆诛伐两越,天下骚动不安。汲黯几次上谏争辩,武帝不听从,他就发愤对武帝说:“陛下耻于作因循成规、不事开拓的国君,想要建立奇功卓绩表露事业;臣担心想得益反招损,千载之下都使声名受到危害啊。”武帝怒,就让汲黯外出为州郡刺史,汲黯忿怒痛愤,背上生毒疮死去。谥号刚侯。
原文
上嘗輦至郎署,見一老翁,鬚鬢皓白,衣服不整。上問曰:“公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江都人也,以文帝時為郎。”上問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駟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於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译文:
武帝曾乘辇到郎署,看见一个老翁,须发眉毛都白了,衣服凌乱不整洁。武帝问他:“您什么时候当郎的,为什么这样老呢?”他回答说:“臣姓颜名驷,是江都人,在文帝时作郎的。”武帝问:“为什么老成这样还没有遇到擢升机会呢?”颜驷说:“文帝喜欢文而臣好武:景帝爱用年纪大的人而臣还年轻;陛下赏识青年人而臣已经老了;就这样三朝都遇不到机会。因此老在郎署。”武帝感慨他话,擢授他为会稽都尉。
原文
天子至鼎湖病甚,浮水發根言於上曰:“上郡有神,能治百病。”上乃令發根祷之,即有應,上体平,遂迎神君会於甘泉,置之寿宮。神君最貴者大夫,次大禁司命之属,皆從之。非可得見,聞者音與人等。來則肅然風生,帷幄皆動。於北宮設鐘簴羽旗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輒令記之,命曰畫法。率言人事多,鬼事少。其說鬼事與浮屠相類;欲人為善,責施與,不殺生。
译文:
武帝到鼎湖病得很厉害,游水发根两人对武帝说:“上郡有神,能治百病。”武帝即令发根向神祷告,立刻有灵验,武帝身体平复,于是迎接神君在甘泉,安置在寿宫。神君最尊贵的是大夫,其次是大禁司命之类,都在这一等次。不能见到他们(的样子),听声音与人相同。来的时侯就肃然有风吹起,帷帐都刮动了。在北宫设置钟虡羽旗来礼祀神君。神君所说的,武帝即令记录下来,命名为画法,大都是言人间事多,鬼事少。其说的鬼事和佛教类似;想让人为善,督促施舍给予,不杀生。
原文
齊人公孫卿謂所忠曰:“吾有師說秘書言鼎事,欲因公奏之。如得引見,以玉羊一為寿。”所忠許之。視其書而有疑,因謝曰:“宝鼎事已決矣,无所復言。”公孫卿乃因郿人平時奏之。有札書言:“宛侯問於鬼區臾,區曰,帝得宝鼎,神策延年,是岁乙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於是迎日推算,乃登仙於天。今年得朔旦冬至,與黃帝時協。臣昧死奏。”帝大悅,召卿問。卿曰:“臣受此書於申公,已死,屍解去。”帝曰:“申公何人?”卿曰:“齊人安期生同受黃帝言,有此鼎書。申公嘗告臣:言汉之聖者,在高祖之曾孫焉。宝鼎出,與神通,封禪得上太山,則能登天矣。黃帝郊雍祠上帝,宿齋三月,鬼區臾屍解而去,因葬雍,今大鴻冢是也。其後黃帝接萬靈於明庭,甘泉是也。升仙於寒門,谷口是也。”
译文:
齐人公孙卿对所忠说:“我有老师说法的秘书记载了神仙之事,希望借助您上奏皇帝,如果得到引见,我用一只玉羊作为礼敬。”所忠答应了他。但看了他的书而产生怀疑,就辞谢说:“宝鼎的事已经完结了,没有什么可以再说的。”公孙卿便通过皇帝亲幸的近侍平时得便上奏说此事。
有札书称:“宛侯请问鬼区臾,区臾说,皇帝得到宝鼎,有神策可以延年,这年是乙酉年,初一早晨是冬至日,得上天的纪历,终而重新开始。于是向前依据未来的日子推算,即登仙升天。今年有朔旦冬至,和黄帝飞升的时辰相同,臣冒死上奏。”武帝非常高兴,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说:“臣此书得自申公的传授,(申公)已死了,尸解而去。”
武帝问:“申公是什么人?”公孙卿说:“(他)和齐人安期生一起得到了黄帝的传授,有这个鼎书。申公曾告诉我:书上说汉的圣人,在高祖的曾孙。宝鼎出现,与神相通,封禅得上泰山,就能够登天了。今年有朔旦冬至,和黄帝飞升的时辰相同,臣冒死上奏。”武帝非常高兴,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说:“臣此书得自申公的传授,(申公)已死了,尸解而去。”
武帝问:“申公是什么人?”公孙卿说:“(他)和齐人安期生一起得到了黄帝的传授,有这个鼎书。申公曾告诉我:书上说汉的圣人,在高祖的曾孙。宝鼎出现,与神相通,封禅得上泰山,就能够登天了。黄帝郊祀上帝于雍,留宿斋戒三个月,鬼区臾尸解而去,因此就葬在雍,就是现今的大鸿冢了。然后黄帝在明庭迎接万灵,即是甘泉。在寒门升仙,即是谷口。”
原文
拜公孫卿為郎,持節候神。自太室至東萊,云見一人。長五丈,自称巨公,牽一黃犬,把一黃雀,欲謁天子,因忽不見。上於是幸緱氏,登東萊,留数日,無所見,惟見大人迹。上怒公孫卿之无應,卿懼誅,乃因衛青白上云:“仙人可見,而上往遽以故不相值。今陛下可為覌於緱氏,則神人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不極高顯,神終不降也。”於是上於長安作飛廉覌,高四十丈;於甘泉作延寿覌,亦如之。
上巡边至朔方,还祭黃帝冢橋山。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公孫卿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上叹曰:“吾後升天,群臣亦當葬吾衣冠於東陵乎?”乃还甘泉,類祠太一。
上於未央宮以銅作承露盤,仙人掌擎玉懷,以取雲表之露,擬和玉屑,服以求仙。
译文:
武帝因为征伐南越的事,向泰一神祷告。把泰一之旗作前锋旗帜,命名为“灵旗”,上面画有日月星斗,大臣捧着指向所要讨伐的国家。
授公孙卿为郎官,持符节迎候神明。从太室山去东莱,说见到一个人。高五丈,自称巨公,牵着一条黄狗,拿着一只黄雀,想拜谒天子,又忽然不见了。武帝于是来到缑氏山,登东莱,停留几天,什么也没见到,只见到大人的脚印。
武帝对于公孙卿的说话没有应验感到很愤怒,公孙卿害怕被杀,便通过卫青向武帝辩白道:“仙人可以见到,而皇帝匆促前往所以才不曾相逢。现在陛下可以在缑氏造观,则可以招引神人到来。而且仙人喜欢住楼,不是极为高大显敞,神明还是不肯降临的。”于是武帝在长安造飞廉观,高达四十丈;在甘泉造延寿观,也像这样高。
武帝巡视边疆来到朔方郡,返回时在桥山祭黄帝冢。武帝说:“我听说黄帝长生不死,现在又有坟墓,这是为什么呢?”公孙卿回答道:“黄帝已经成仙上天,群臣思慕他,就埋葬了他的衣帽。”武帝叹息道:“我以后要是升天,群臣也会将我的衣帽葬在东陵吗?”便回到甘泉,以同样方式祭祀太一。
武帝在未央宫里用铜制作承接露水的盘子,仙人手掌擎举玉杯,用来接取云外的露水,想拌和着玉屑,服食以求成仙。
栾大有方術,嘗於殿前樹旌数百枚,大令旌自相擊,繙繙竟庭中,去地十餘丈,覌者皆駭。
帝拜栾大為天道將軍,使著羽衣,立白茅上,授玉印;大亦羽衣,立白茅上受印;示不臣也。
译文:
栾大有方术,曾于殿前树立起旌旗几百枚,栾大让旌旗在风中自相碰击,翻翻飞舞布满庭中,离地有十多丈,观看的人都惊骇不已。
武帝授栾大为天道将军,使者穿着羽衣,站在白茅上,授给玉印;栾大也穿羽衣,站在白茅上接受印;表示不是人间臣子。
原文
栾大曰:“神尚清淨。”上於是於宮外起神明殿九間。神室:鋳銅為柱,黃金塗之,丈五圍,基高九尺,以赤玉為陛,基上及戶,悉以碧石,椽亦以金,刻玳瑁為龍虎禽獸,以薄其上,狀如隱起,椽首皆作龍形,每龍首銜鈴流蘇懸之,鋳金如竹收狀以為壁,白石脂為泥,濆椒汁以和之,白密如脂,以火齊薄其上,扇屏悉以白琉璃作之,光照洞徹,以白珠為簾,玳瑁押之,以象牙為蔑,帷幕垂流蘇,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宝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御,俎案器服,皆以玉為之,前庭植玉樹,植玉樹之法,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子皆空其中,小鈴鎗鎗有声,甍標作金鳳皇,軒翥若飛狀,口銜流蘇,長十餘丈,下懸大鈴,庭中皆壂以文石,率以銅為瓦,而淳漆其外,四門並如之,雖昆侖玄圃(,不是过也。上恒齋其中,而神犹不至,於是設諸偽使鬼語作神命云:“應迎神,嚴裝入海。”上不敢去,東方朔乃言大之无狀,上亦發怒,收大,腰斬之。
译文:
栾大说:“神灵崇尚清虚洁净。”武帝于是在宫外造起九间神明殿。神室铸铜作柱子,涂上黄金,外围一丈五,基础高九尺,用红玉作台阶,地基上到门户,全都用碧石,椽子也用黄金,把玳瑁刻成龙虎禽兽,以附着其上,形状像凹凸隐起,椽的头部都制成龙形,每一个龙头衔着铃用流苏悬垂,
把金铸造成竹子的形状作为墙壁,白石脂作泥浆,挤出胡椒汁来拌和它,白蜜汁像油脂一样,用火齐附着在上面,扇子屏风全都用白琉璃作成,光明朗照洞彻表里,
用白珍珠作帘子,玳瑁(坠在帘下)作押头,用象牙作篾席,帐幕垂下流苏,用琉璃珠玉,明月夜光,交织各样天下珍宝为甲等帐,其次为乙等帐,甲等用来安置神明,乙等给自己用,
砧板案桌器具服装,都用玉作成,前庭种玉树,种玉树的方法是,堆砌珊瑚作枝条,用碧玉作叶子,花和果实或青色或红色,全都用珠玉制成,果实的中心皆是空的,小铃铛撞击时锵锵有声,
屋脊最高处作金凤凰,举翅要飞翔的样子,嘴里衔有流苏,十多丈长,下端悬挂大铃,庭院里全垫着有花纹的石块,都用铜制成瓦,在外面涂上一层厚漆,四个门都这样,即使是昆仑玄圃,也超不过这里。
武帝经常在其间斋戒,然而神明仍然不来,栾大于是设置各种伪装圈套假装鬼魂说话传达神仙命令说:“应当去迎接神明,着整齐庄重的服装入海。”武帝不敢去,东方朔便说栾大的罪大不可言状,武帝也生气了,逮捕栾大,腰斩了他。
原文
東方朔生三日,而父母俱亡,或得之而不知其始;以見時東方始明,因以為姓。既長,常望空中獨語。後遊鴻濛之澤,有老母採桑,自言朔母。一黃眉翁至,指朔曰:“此吾兒。吾卻食服氣,三千年一洗髓,三千年一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
朔告帝曰:“東極有五雲之澤,其国有吉慶之事,則云五色,著草木屋,色皆如其色。”
帝齋七日,遣栾賓將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飲之。東方朔曰:“臣識此酒,請視之。”因即便飲。帝欲殺之,朔曰:“殺朔若死,此為不驗;如其有驗,殺亦不死。”帝赦之。
译文:
东方朔生下三天后,父母便双双死去,有人捡到了他却不知他的来历;因为见到他的时候东方刚刚发亮,就以这个作姓。等到长大了,常常望着天空自言自语。后来游历鸿蒙之泽,有老母在采桑,自称是东方朔的母亲。一个黄眉老头来了,指着东方朔说:“这是我的儿子。我绝食服气,三千年洗髓一次,三千年改易毛发一次;我至今已经三次洗髓三次伐毛了。”
东方朔告诉武帝:“东方尽头有五云之泽,他们国家有了吉庆的事,那么云就会呈现五彩,显露草木房屋,颜色都如同云彩的颜色。”
武帝斋戒七天,派遣栾宾率领男女几十人到君山,取得酒回来,正想喝下酒。东方朔说:“臣认得这酒,请让我看看。”于是马上喝了。武帝像要杀他,东方朔道:“杀我如果我死了,这不死酒就是不灵验;如果真的灵验,杀也杀不死我。”武帝赦免了他。
原文
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東方朔問。朔至,呼短人曰:“巨靈,汝何忽叛來,阿母还未?”短人不對,因指朔謂上曰:“王母種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兒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謫來此。”上大驚,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謂上曰:“王母使臣來,陛下求道之法:唯有清淨,不宜躁擾。復五年,與帝会。”言終不見。
译文:
东郡送上一个矮人,七寸高,衣冠全都有。武帝怀疑他是山精,经常让他在案桌上行走,召来东方朔询问。东方朔来了,称呼矮人说:“巨灵,你怎么忽然背叛而来,阿母还好吗?”矮人不回答,只是指着东方朔对武帝说:“王母种桃,三千年结一次果,这小子不好,已经偷过三次了,于是失去王母欢心,所以被贬来这里。”武帝大惊,才知道东方朔不是人间的人。矮人对武帝说:“王母让我来,陛下求道的方法:只应清虚纯净,不适宜急躁搅扰。再有五年,与您相见。”说完就不见了。
原文
帝齋於尋真台,設紫羅荐。
王母遣使謂帝曰:“七月七日我當暫來。”帝至日,掃宮內,然九華燈。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灑掃以待之。”上乃施帷帳,燒兜末香,香,兜渠国所献也,香如大豆,塗宮門,聞数百里。關中嘗大疫,死者相繫,燒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穴中无雲,隱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履玄瓊鳳文之舄,青氣如雲,有二青鳥如烏,夾侍母旁。下車,上迎拜,延母坐,請不死之藥。母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藥有五雲之漿風实云子玄霜絳雪,上握蘭園之金精,下摘圓丘之紫柰,帝滯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談語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肅然便去。東方朔於朱鳥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好作罪过,疏妄无賴,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惡,尋當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悵良久。
译文:
武帝在寻真台斋戒,设置紫色丝绸作的垫席。
王母派遣使者对武帝说:“七月七日我当暂且来一下。”武帝到了这天,洒扫宫内,点燃九华灯。七月七日,武帝在承华殿斋戒,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忽然看见青鸟从西方飞来汇集在殿前。
武帝问东方朔,他回答说:“西王母黄昏时必然降临到她尊贵的神像上,要洒扫洁净以接待她。”武帝于是安放帐帷,烧兜末香,这种香,是兜渠国所进献的,香像豆子一样大,涂在宫门上,几百里也能闻到。关中曾经发生大瘟疫,死者相藉接连不断,烧燃此香,死亡就停止了。
当夜里漏下七刻,天空没有云朵,隐约有响声像是在打雷,满天都是紫色的。一会儿,王母来了,乘坐紫云车,仙女在两旁驾车,戴华七胜冠穿黑色凤凰花纹的夹鞋,青气像云一样,有两只青鸟像乌鸦,在王母左右侍立。下车后,武帝迎拜,请王母上坐,请求赐与不死之药。
王母说:“最上等的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些的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天把握住兰园的金精,下地摘取圆丘的紫柰,您沉溺在人世情欲不能排除超越,欲心太多了,不死之药,不可能找到的啊。”因而拿出七个桃子,王母自己吃二个,给武帝五个。武帝留下桃核在面前。王母问说:“用这是干什么?”武帝说:“这桃子太好了,打算种它。”
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談語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肅然便去。東方朔於朱鳥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好作罪过,疏妄无賴,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惡,尋當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悵良久。
王母笑着说:“这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不是下界的土所能种植的呀。”王母留到五更,谈论世事,而不肯说鬼神,庄重地离开了。东方朔从朱鸟形窗棂中偷看王母,王母对武帝说:“这小子好作罪过,懒慢荒唐又无赖,被斥退很久了,不得回到天上;然他本性不坏,不久应当得以返回了。您好好对待他。”王母离去后,武帝惆怅很久。
原文
後上殺諸道士妖妄者百餘人。西王母遣使謂上曰:“求仙信邪?欲見神人,而先殺戮,吾與帝絕矣。”又致三桃曰:“食此可得極寿。”使至之日,東方朔死。上疑之,問使者。曰:“朔是木帝精為岁星,下遊人中,以覌天下,非陛下臣也。”上厚葬之。
上幸梁父祠地主,上親拜,用樂焉;庶羞以遠方奇禽異獸及白雉白鳥之属。其日,上有白雲,又有呼萬岁者。禪肅然,白雲為盖。
上自封禪後,夢高祖坐明堂,群臣亦夢,於是祀高祖於明堂,以配天。还作高陵館。
译文:
后来武帝杀掉各种道士妖妄之人有一百多个。西王母派遣使者对他说:“想求得仙境信息吗?希望见神人,但先杀戮,我与你的缘分断绝了。”又送了三只桃子说:“吃了这个可以得长寿。”使者到达的那一天,东方朔死了。武帝怀疑这事,询问使者。使者回答说:“东方朔是木帝灵魂是岁星,下来游历人世,来观察天下,不是陛下的臣子啊。”武帝厚葬了东方朔。
武帝来到梁父山,祭祀地神,亲自礼拜,用乐器演奏;精美肴品用远方奇鸟异兽及白野鸡白鸟之类。这一天,空中有白云,还有高呼“万岁”的。禅地仪式肃穆庄严,白云像华盖一样笼罩。
武帝从封禅以后,梦见高祖端坐明堂之上,群臣也梦见了,于是在明堂祀祭高祖,配享于天。回长安后造建高陵馆
来源:圣骑HjF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