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96打工人连祖坟都没空扫,人家却替全国人守了三百多年皇陵。” 5月19日,河北遵化清东陵,15代守陵人李志军把新写的《守陵日志》锁进樟木箱,镜头扫过那本封皮快烂掉的旧册子——顺治十八年的墨迹还没干。热搜第一,网友炸锅:这饭碗比铁帽子王还铁?
“996打工人连祖坟都没空扫,人家却替全国人守了三百多年皇陵。” 5月19日,河北遵化清东陵,15代守陵人李志军把新写的《守陵日志》锁进樟木箱,镜头扫过那本封皮快烂掉的旧册子——顺治十八年的墨迹还没干。热搜第一,网友炸锅:这饭碗比铁帽子王还铁?
说铁也不铁。清朝给正三品总管开1300两白银,换算到今天约40万年薪,可1912年溥仪退位,民国嘴上答应“永远奉祀”,银元却一拖拖半年。1924年冯玉祥“逼宫”,守陵兵丁从812名砍到237名,翼长拿600两的俸禄直接变60斤高粱米,一家五口熬粥喝三个月。最惨是1933年,东陵被盗前夜,护陵队只剩12人,枪栓锈得拉不开,眼睁睁看孙殿英炸开慈禧墓,那一夜哭声比雷响。
翻身要等到1952年。文物局挂牌,首批42个编制里给了3个“陵户”子弟,李志军爷爷李凤翔就是其一——从“旗奴”变“干部”,工资32块5,比县长多5块。2023年预算公开,清东陵保护经费6800万,数字看着香,可实际分到一线安保每人每月3500元,比北京保安平均低800。靠啥补贴?门票提成。旺季一天4万人,文创店卖“乾隆御用”口红,79块一支,村支书笑称“一支顶过去半月饷”。
别以为就是站岗。去年暴雨,昭西陵石像生被冲歪,文保专家带着无人机、3D扫描连夜进场,数据量2T,等于给老祖宗拍了一套全身CT。最酷的是“数字守陵人”——00后程序员张樾,把地宫扫描件放进VR,戴上头显能走进乾隆地宫,弹幕刷满“阴间打卡”。老李志军看不懂,只会说一句话:“祖先的WiFi,连上了。”
守着守着成了风景。裕陵村83户守陵后裔,53户开民宿,旺季房价380,比市区连锁贵。李家人却坚持不住宿,怕夜里老祖宗“查房”。去年抖音直播,小李姑娘穿旗袍带网友夜游,十分钟礼物破两万,被爷爷一顿骂:“灯火太亮,惊了先帝。”第二天,直播号改名“守静日志”,粉丝反而涨到90万。
有人酸:“封建余孽混编制。”可数据啪啪打脸:过去十年,清东陵周边村民人均收入从1.8万涨到4.2万,比遵化全市高出一截。没有陵,这儿就是普通山沟。再说盗掘案,1949年后零发生,而同期全国文保单位被盗案年均37起。守着皇陵,也是给所有中国人的过去上个保险。
网友@御前带刀电工: “别羡慕人家铁饭碗,你先试试365天夜班,坟头WiFi信号满格,可没外卖敢送。” 网友@乾小四: “乾隆要是知道后世靠他口红赚钱,估计连夜从地宫爬出来带货:‘朕的同款色号,买它!’” 网友@社畜003: “三百多年打卡,KPI只有俩字:别丢。咱上班一年没绩效就滚蛋,人家丢一件陪葬品就是民族罪人,这压力你给多少年薪合适?”
来源:圣骑HjF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