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恩爱夫妻立下遗嘱7天,儿子带着260万陌生人围观父亲崩溃瞬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08:35 1

摘要: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65岁的退休教师李建国坐在沙发上,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结婚照。照片里,他和妻子王秀兰肩并肩笑着,身后是他们结婚时单位分的那间筒子楼。

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65岁的退休教师李建国坐在沙发上,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结婚照。照片里,他和妻子王秀兰肩并肩笑着,身后是他们结婚时单位分的那间筒子楼。

“老李,咱们这套房子,以后就留给儿子吧。”三个月前,刚查出癌症晚期的秀兰握着他的手说。她脸色苍白,却努力笑着:“你一辈子教书育人,我跟着你没享过大福,但心里踏实。”

李建国点点头,第二天就找律师立了遗嘱。房子虽然旧,但地段好,少说值两百多万。他想着儿子小李一家还在租房,心里总算有点安慰。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份遗嘱签完才七天,秀兰还没出殡,儿子就带着一份打印好的协议上门了。协议上白纸黑字:要求父亲立刻过户房产。

“爸,我也是为了您好。早点过户,省得以后交遗产税。”儿子小李说着,眼睛却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打着字。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他看见儿子微信群里跳出一行字:“搞定老爸了,等我好消息。”

李建国记得,儿子小时候不是这样的。三年级时,小李用零花钱给他买护手霜,说“爸爸批作业手会裂”;高中时,儿子在作文里写“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正直的人”。

可自从儿子结婚后,一切都变了。儿媳总说同事家里又换车了,谁家老人又给钱了。渐渐地,儿子回家次数少了,开口闭口都是钱。

“过户可以,但要等我走完最后一程。”李建国试图商量。秀兰头七还没过,客厅里她的遗像还摆在桌上。

儿子却急了:“妈都走了,您守着房子不寂寞吗?不如搬去养老院,我们每周去看您。”

就在这时,李建国的手机响了。是他教过的学生赵明,现在成了律师。“李老师,我在小区业主群看到个视频...您看看是不是小弟?”

视频里,儿子正对着镜头哭诉:“老一辈占着房产不放手,我们年轻人容易吗?”更让李建国心寒的是,评论区都在骂“老不死的”,点赞最高的说“这种老人就该早点送养老院”。

原来儿子把家事发到了网上,还有260万人围观。李建国手在抖,他想起教书时对儿子说的:做人要诚实守信。

一周后,儿子又来了,这次带着社区工作人员。“爸,大家都很关心您独居的安全问题。”

工作人员委婉地问能否安装监控,说这是“智能养老”。李建国心里明镜似的,这是怕他卖房或者改遗嘱。他看着儿子躲闪的眼神,心像被针扎。

那天晚上,他抱着秀兰的遗像坐了一夜。天亮时,他做出一个决定——去找律师取消遗嘱。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让他失去唯一的儿子。

李建国约儿子在房管局见面,说同意过户。儿子喜出望外,早早等在门口。

“爸,您想通就好!我保证好好孝顺您...”话音未落,李建国从包里掏出的却不是房产证,而是一本牛皮笔记本。

“这是你妈生病时写的日记。”李建国翻开一页,声音哽咽,“3月2日,小李说等我们老了,要把主卧留给我们,他睡客厅...”

儿子脸色变了,伸手要抢。李建国躲开,继续念:“5月16日,化疗很疼,但想到能多陪老李和小李一天,我又能忍了...”

周围排队的人围过来,有人开始拍照。儿子恼羞成怒:“别念了!你到底想怎样?”

李建国抬起头,老泪纵横:“我就想问问,你妈用命换来的房子,真的比良心重要吗?”他颤抖着翻开最后一页,秀兰歪歪扭扭地写:“小李,妈妈永远爱你...”

空气死寂,有人小声说:“这儿子真不是东西。”儿子脸色铁青,一把抢过日记本撕碎:“装什么装!你们当父母的,不就应该为子女付出全部吗?”

碎片像雪片落下,李建国的心彻底碎了。

三个月后,李建国把房子卖了200万,全部捐给了希望小学。捐款人是“王秀兰”的名字。

他搬到老年公寓那天,只带走了那张结婚照。邻居们说他傻,他却说:“房子是空的,记忆才是满的。”

儿子再没联系过他,倒是有个陌生号码常发短信:“李老师,我是赵明,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有时还会带孙子来看他。

立冬那天,李建国包了饺子,是秀兰最拿手的酸菜馅。他对着照片笑笑:“老婆子,咱们的儿子...我会一直等他回家。”

窗外,今年的第一片雪花落在窗台上,很快化了。

来源:探之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