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提醒:吃柿子时,千万多留意这3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5 10:48 1

摘要:天气一转凉,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上,橙红饱满的柿子就成了主角。软的、脆的、晒干的……每一种都有人爱得不行。尤其老年人,嘴里念着“润肺止咳”,手上已经剥开一个。可就是这个看似温和的水果,背后却藏着不少门道。

天气一转凉,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上,橙红饱满的柿子就成了主角。软的、脆的、晒干的……每一种都有人爱得不行。尤其老年人,嘴里念着“润肺止咳”,手上已经剥开一个。可就是这个看似温和的水果,背后却藏着不少门道。

每年这个季节,门诊里因为“吃了柿子不舒服”的病人并不少见。有胃胀的、有腹痛的,甚至还有因为肠梗阻住院的,说出来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柿子也不是谁都能随便吃的。医生提醒的那几点,真不是吓唬人。吃柿子,确实得小心。

很多人不知道,柿子里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听起来陌生,其实它就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酚。这个东西本身没什么毒性,但问题出在吃的时机上。

空腹吃柿子,当胃里缺少食物缓冲时,鞣酸会和胃酸反应,生成一种叫“柿石”的东西。这不是普通的石头,但它一样能卡在胃里、肠里,越来越大,最后可能导致梗阻。尤其是那些个喜欢早上空腹吃水果的朋友,嘴里想着清肠排毒,其实是在给胃找麻烦。

门诊里就有个中年女性,连续几天清晨空腹吃了两个硬柿子,结果腹胀、呕吐,最后拍片才发现胃里有个结石样的团块。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家菜市场买的应季水果,吃得还挺开心,最后却吃进了手术室。

所以提醒大家一句,柿子不是不能吃,但一定要避开空腹这个高风险时段。最好是在正餐后一两个小时再吃,给胃留点缓冲空间。

有些人天生肠胃不错,吃啥都无所谓,柿子一吃就是四五个。可惜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柿子属于高纤维水果,含糖量也不低,尤其是那种软糯型的熟柿子,甜得发腻,吃多了不仅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影响血糖。

柿子里含有的果胶和纤维素,在大量摄入后,会和胃液中的鞣酸、钙、蛋白质等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积物,聚在一起就容易结块。这时候不管你消化多好,胃也得“喊停”。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本身胃动力就差,吃多了柿子,更容易造成“假性肠梗阻”。一些慢性胃病患者,比如有胃下垂、胃溃疡的人,吃柿子也得三思——这些人胃排空慢,柿子在胃里一停留久,就可能出事。

所以说,柿子虽好吃,但也要讲分寸。一天一个,挑熟的吃,别贪嘴。

很多人以为柿子软软的,牙不好也能吃。其实恰恰柿子糖分高、粘性强,容易粘牙、腐蚀牙釉质,特别是那种黏糊糊的熟柿子,吃完一不刷牙,牙缝里就全是残渣。时间久了,不光容易长蛀牙,牙齿敏感的也会越来越严重。

再说糖尿病患者,柿子的升糖指数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含糖量真不低。一颗中等大小的柿子,糖分能达到15克左右,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吃一个就可能让血糖“跳水式”升高。尤其是空腹状态下吃,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还有一类人,是平时肠胃就虚的人。这类人常常腹泻、怕冷、舌苔白厚。吃了寒凉性质的柿子,容易加重脾胃虚寒的体质,出现拉肚子、腹痛等不适。从中医角度来说,柿子性寒,不适合阳虚体质的人多吃。

这些人群,如果真的想尝个鲜,建议吃前温水泡一泡、控量控制频率,吃完最好再喝点热茶暖胃。别小看这些细节,很多时候,问题就卡在这些“没注意”的地方。

柿子这种水果,确实有它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还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适量吃,对免疫力、润肺、肠道通畅都有帮助。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副作用”。

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当作“零食随便吃”。尤其是那些有特殊体质、基础疾病的人,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真的得思量再三。

就像很多人一到秋天就上火,嘴里起泡、喉咙干,这时候吃个熟柿子,确实能缓一缓。但如果吃错了方式,不仅没缓解,还可能火上浇油。医生不是不让吃,而是提醒大家别把“天然的”就当成“无害的”。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吃东西偏好强、节制力差,家里人一定要多留意。

很多病人吃出问题后,第一反应都是:“我吃了一辈子柿子,怎么今年就出事了?”其实不是柿子变了,而是胃变了、身体变了。人到中年以后,代谢、消化能力都会逐渐下降,以前能吃的,现在不一定能承受。

医生看到太多因为饮食不当引发的急症,才会一再提醒。柿子真的不是毒药,但用错了方式,再好的食物也会变成“隐患”。吃之前多想一步,也许就能省掉一场病。

嘴馋是人的本性,但健康这道底线,不能因为一时嘴快就突破。柿子这东西,吃得对,是养人;吃得不对,是伤人。

吃柿子这件事,真的值得大家用点心。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莉,李晓峰.柿子食用不当引发胃柿石形成机制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10):75-78.

[2]陈海燕.柿子摄入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5):122-124.

[3]刘建国.秋季水果食用安全性浅析——以柿子为例[J].中国食品安全杂志,2022(9):33-35.

来源:中医霍大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