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汕头地处粤东沿海,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经济特区,兼具港口优势与完整产业基础。近年来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理念,以476个重点项目为牵引,用实打实的建设力度勾勒城市升级蓝图,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市民。
汕头地处粤东沿海,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经济特区,兼具港口优势与完整产业基础。近年来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理念,以476个重点项目为牵引,用实打实的建设力度勾勒城市升级蓝图,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市民。
一、重点项目整体建设态势:投资与进度双优
(一)项目规模与投资布局
汕头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总量达476个,总投资高达53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3亿元,覆盖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保障三大核心领域。其中省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2849亿元,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主力军”。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2418亿元,占比超四成,撑起城市发展“骨架”;重大产业工程总投资1721亿元,筑牢经济增长“根基”;民生保障工程总投资超1250亿元,让发展温度直达民心。这种“基建托底、产业赋能、民生为本”的布局,既顾当下又谋长远,彰显了汕头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思路。
(二)建设进度与区域成效
截至2025年10月,全市520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768.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5.9%,进度条持续刷新。其中343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661.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5%,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充分发挥了投资增长“压舱石”作用。
省重点项目表现尤为亮眼,68个项目完成投资2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5%,进度排名全省第五,展现了汕头在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硬实力。区域发展方面,金平、龙湖、澄海等所有区县进度均超序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建设热潮遍布城市每个角落。
177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11个,开工率62.7%,潮汕电商直播中心、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加速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这种“续建项目稳推进、新建项目快落地”的态势,让汕头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二、基础设施工程:织密网络筑牢发展根基
(一)交通项目:跨山越海畅通内外
1. 高铁网络:汕头正迈入350公里时速高铁时代,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作为全线最后一段,10月底已完成接触网冷滑试验,11月25日前完成联调联试,计划12月26日具备开通条件。这条高铁开通后,汕头至广州最快1.5小时直达,将大幅拉近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作为粤东铁路枢纽核心的汕头站,规模达11台24线,未来将衔接广汕高铁、漳汕高铁及粤东城际,助力打造区域“半小时通勤圈”。目前漳汕高铁汕头段先行段桩基已全部施工完成,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络。
2. 城市主干道:海滨路东延项目已全线贯通,这条全长5公里的主干道从金环路直达东海岸大道,打通了老城区与东海岸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市民从老城区到东海岸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有效分流了中山路、长平路的交通压力,更成为串联“一湾两岸”的“文旅黄金带”。潮阳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汕南大道潮阳段)一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9%,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产城融合。
3. 区域配套道路: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西南片区道路及配套升级改造工程完成95%,即将完工;潮阳区海门产业园区滨海大道(华能~华电)道路及配套工程已顺利完工;澄海区省道S504梅潭大桥新建工程完成整体进度90%,正在推进路基、路面等收尾施工;厦深铁路潮阳站道路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完成总工程量93.9%,K0+800至K1+360路段已全部完工。这些道路项目让区域通行更顺畅,城市脉络更清晰。
(二)园区与产业配套设施
滨海临港产业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完成进度92.29%,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澄海区六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及配套工程(六合围片区)稳步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园区承载能力。潮阳区河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龙江路(兴安路—沿江路)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既保障了水利安全,又优化了区域通行条件。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让产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也让城市功能更完善。
三、产业工程:新旧动能转换激活经济活力
(一)传统产业升级:老树发新芽
1.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汕头优势产业,正通过“新四大工程”加速升级,新质面料制造基地、国际纺织数贸基地等相继建成。勤明织造实业有限公司节能节水高效纺织印染加工项目等3个项目已完工,推动行业向绿色高效转型。纺织产业总部大厦顺利完工,百万吨级纺织原材料基地加快建设,让完整的产业链更具竞争力。前三季度,纺织服装产业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长迅猛,成为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
2. 玩具创意产业:通过打造“五大项目”实现升级,潮玩产业基地、全球玩具数贸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全口径产值突破500亿元。传统玩具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汕头玩具”走向全球。在新技术赋能下,玩具产业从传统制造向创意设计、智能互动转型,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二)新兴产业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
1. 新能源产业:全国首个单体最大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国际风电创新港落地启动,推动世界级海上风电集群加速形成。华电汕头电厂2×1000MW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已正式开工,#3锅炉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将为城市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保障。
2. 数字经济: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全省首个市域级无人驾驶物流配送制造及运营项目落地高新区,“九识智能无人驾驶城配物流车”成为场景招商亮点。第四届中数大会即将举办,数字经济正成为汕头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3. 大健康产业:以“一港二区三工程”深化跨界融合,首届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康博会成功举办,中国(汕头)燕窝港等重点项目签约启动,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美宝制药现代中药制造及研发项目等落地建设,推动食品、医养产业协同提升。
4. 其他产业:联汇食品现代化肉制品加工及生鲜产业项目、宇之琦厂房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提升了食品加工和制造业产能。汕头综保区智慧物流分拨中心于8月获得施工许可证并正式开工,将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岭海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通用厂房(三期)A区桩基完成81%,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载体。
(三)招商与项目落地成效
汕头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获评优秀招商地市,现场签约58个优质项目,金额达241.6亿元。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34个,总投资670.55亿元,同比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73.1%,增速全省第四。“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已全部落地开工,比亚迪汽车精品生产项目、光华电子级氧化铜智能制造项目等100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346.13亿元,同比增长47.5%。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吸引中化学中试基地等项目签约,总投资63.8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四、民生保障工程: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
(一)教育与医疗设施
教育领域成果丰硕,澄海区凤新工业园区配套小学(凤翔中心小学外埔分校)、潮南区科利园实验学校新建项目已完工,有效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汕头市纺织服装学院今年秋季首批招生70人满额录取,生源覆盖全省19个地市;林百欣科技中专“3+4”中本贯通班“一位难求”,职业教育吸引力大幅提升。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南校区科研实验楼配套工程项目顺利开工,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
医疗方面,龙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建安总工程量的97%。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增长7.4%,医疗设施的完善让市民就医更便捷,健康保障更有力。
(二)居住与生活环境改善
金平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第五批)一期已完成改造内容,准备初步验收,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更多老旧小区告别“老破小”,迎来水电气、绿化、安防的全面升级,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中山公园改造作为十大民生实事核心项目,总投资超4200万元,正在“历史底色”与“现代温度”的融合中焕新。率先开放的休闲广场上,公益球场、AR太极区、便民开水点深受市民喜爱;原泳园区域正在改建亲子乐园,大同影院按“修旧如旧”原则改造为裸眼3D影院和公益书吧,整个项目将于2026年春节前全面竣工,让百年老园成为承载市民记忆的网红休闲地。
(三)乡村振兴与商贸配套
南澳县后宅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周边村落与港畔片区工程)已开工建设,推动乡村环境改善和特色产业发展。潮南区荔枝产业今年大丰收,总产量1.54万吨,销售额1.1亿元,带动6000户荔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乡村产业振兴成效显著。
商业配套方面,潮南中心城区正升商业综合体完工,带动周边消费和就业。小公园“番客街”首批十大项目启动推进,京东电器、1688、SHEIN等平台纷纷落户,服博会、玩博会等品牌展会接连举办,带动商贸文旅项目投资额翻番,城市商业活力持续释放。
五、建设亮点与发展启示
(一)建设亮点:速度与质量并重
汕头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快、准、实”三大特点。“快”体现在进度刷新快,省重点项目进度全省第五,多个项目提前进入收尾阶段;“准”体现在项目布局准,紧扣“三新两特一大”主导产业,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实”体现在民生导向实,144个民生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82.3%,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尤为可贵的是,汕头在项目建设中注重生态与发展共赢,海上风电、绿色印染等项目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中山公园改造、道路绿化提升让城市更宜居,实现了“建设提速”与“生态提质”的同步推进。
(二)发展启示:项目为王激活全局
汕头的实践证明,重点项目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坚持“项目为王”,汕头既稳住了投资增长,又推动了产业升级,更改善了民生福祉。“1+1+13”工作机制的统筹调度作用,让项目推进更高效;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场景招商的多元模式,让项目质量更优质;“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的闭环管理,让项目效益更早显现。
从区域协同看,汕头通过高铁、主干道等项目建设,既强化了内部区县联动,又加快了对接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步伐,为粤东地区协同发展树立了标杆。从产业发展看,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并行,让经济增长既有“压舱石”又有“新引擎”,这种“双轮驱动”的模式值得借鉴。
文章声明:文章信息取材网络经深度整理汇编而成。受网络信息更新延迟和创作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细节疏漏或进度表述偏差,恳请谅解和指正。文章仅作参考交流!!!期待与您共话汕头城市建设发展!
来源:建客心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