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才40岁,平时看起来身体挺硬朗,谁都没想到,最后竟是肝衰竭带走了她。那天夜里送到医院时,眼白发黄、意识模糊,肝功能化验单几乎是一片红。抢救了整整12个小时,还是没能熬过去。她走的时候,孩子还在门外哭着喊妈妈。
她才40岁,平时看起来身体挺硬朗,谁都没想到,最后竟是肝衰竭带走了她。那天夜里送到医院时,眼白发黄、意识模糊,肝功能化验单几乎是一片红。抢救了整整12个小时,还是没能熬过去。她走的时候,孩子还在门外哭着喊妈妈。
谁都难以接受,一个中年女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么没了。
医生后来查阅她的用药史,发现她前段时间自行服用了多种保健品,有些含量不明,有些与药物相互作用复杂,关键的是,她本身就有基础肝病,却完全没在意。这不是偶然,是一个被忽视太久的隐患。
很多人以为肝脏出问题会立刻有感觉,其实恰恰相反。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哪怕它已经出了大问题,身体也不一定会马上“报警”。
它一直扛着,直到实在撑不住了,人才会突然“垮掉”。像这位女士,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又喜欢自己随便吃保健品,肝脏早就疲惫不堪。
肝衰竭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正因为它悄无声息,才更容易被忽略。等到身体出现黄疸、出血点、意识混乱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广告打得天花乱坠。什么“排毒养肝”“护心护脑”,每一个都好像能让人多活十年。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保健品不等于无害。尤其是含有活性成分的产品,比如辅酶Q10、红曲、玛卡等,如果与处方药搭配不当,后果可能比药物副作用还严重。
这位女士就曾长期服用含辅酶Q10的“复合保健胶囊”,还加上几种降压药、安眠药。没有医生指导,剂量也不清不楚。长期下来,肝脏代谢负担越来越重,终于崩溃。
辅酶Q10在医学上确实有它的价值。它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的化合物,有助于能量生成,尤其对心脏细胞的能量供应很重要。
在一些心力衰竭、冠心病、帕金森病患者中,适量补充辅酶Q10在临床上是有益的。但“适量”两个字很关键。
很多人听说辅酶Q10能“养心护心”,就开始盲目补,甚至长期大剂量服用。问题是,辅酶Q10是脂溶性物质,靠肝脏代谢。你吃得越多,肝的负担越重。
尤其是本身体质敏感或者已经患有肝病的人,长期服用可能加速肝损伤。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不能乱吃。
如果医生明确建议你吃辅酶Q10,有些细节必须注意。首先是服用剂量。市面上很多产品剂量并不统一,有的甚至含量虚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正规品牌。
要清楚自己的肝功能状态。哪怕只是轻度转氨酶升高,也要慎重。肝不好的人,吃任何脂溶性补剂都要格外小心。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能忽视。辅酶Q10可能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也可能干扰某些降压药或降脂药的代谢。
它最好随餐服用,尤其是含脂的食物,有助于吸收。空腹服用反而吸收率差,浪费不说,还可能刺激胃。
服用期间如果出现恶心、乏力、皮疹等不适,务必停药并就医检查。有些人对辅酶Q10并不耐受,不能勉强。
不要一吃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补剂不是饭,是药性的营养素,需要定期评估是否还需要继续吃。
很多人年过四十后,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这是好事。但问题在于,一旦出现点小毛病,就开始疯狂补。什么都吃,什么都试,觉得补得越多越好。
这其实是个误区。身体不是一个装补品的容器,它有自己的代谢节奏和调节机制。你吃进去的东西,不仅要吸收,还要代谢排出。
吃多了,反而让身体负担更重。特别是肝脏,它是解毒工厂,不管是药还是保健品,最终都要通过肝脏处理。你以为是在补,其实是在压榨它。
有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基础疾病,盲目吃所谓的“养肝片”“护心丸”,结果是越补越虚,最后补出一堆病。
四十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身体是家庭的支柱,一旦垮了,整个家都跟着崩了。最该做的,不是盲目去补,而是先搞清楚自己身体到底需要什么。
做个体检,了解自己的肝肾功能、心血管状态、代谢情况。再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作息、运动习惯。
如果真的需要补剂,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按需补充。比如辅酶Q10,确实对某些人群有帮助,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保健不是靠盲补,而是靠精准管理。
这位女士的离世令人唏嘘。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用错补品而走向肝衰竭的中年人。
太多看起来健康的人,其实身体已经亮起红灯。只他们没发现,或者不想面对。
别等到黄疸上身,才想起肝脏的重要。也别等到心跳紊乱,才想起心脏的负担。每一个长期服药、每一种保健品,都可能在悄悄改变身体的走向。
中年之后,健康这件事,真的不能再马虎了。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静,李瑞.辅酶Q10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12):989-993.
2. 张丽,赵芸.保健品滥用对肝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28(8):645-648.
3. 陈晓峰.辅酶Q10的药理作用及其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6):452-455.
来源:中医霍大夫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