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说的就是你,那个一边盯着屏幕,一边提醒自己“人到中年不得已”的打工人。杯子里那几颗红色的枸杞,像是最后的倔强。但问题是,很多人越喝越累,眼睛该干的还是干,脑子该转不动的时候照样转不动。
你办公桌上那杯枸杞水,可能泡反了。
我说的就是你,那个一边盯着屏幕,一边提醒自己“人到中年不得已”的打工人。杯子里那几颗红色的枸杞,像是最后的倔强。但问题是,很多人越喝越累,眼睛该干的还是干,脑子该转不动的时候照样转不动。
咋回事?问题不在枸杞,在它的“搭子”选错了。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养生嘛,就是做加法。枸杞补,红枣补,桂圆也补,好家伙,干脆来个“十全大补杯”,感觉能当场飞升。结果呢?等于给一个本就有点拥堵的身体系统里,又硬塞进去一堆营养品,补不进去不说,还容易“上火”,越补越燥。
现代人,尤其是天天坐办公室吹空调、熬夜刷手机的这群人,身体状态很拧巴。消耗大,有点虚;另代谢慢,情绪不顺,又有点“堵”。体内像是有团火,忽明忽暗的。你光用枸杞这种偏温补的东西去拱火,那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真正的黄金搭档,其实是菊花。
你先别急着说“菊花不是下火的吗”。一个温,一个凉,听着是有点八字不合。但你品品,这恰恰是最高明的组合。枸杞负责“补给”,给你的肝肾系统输送弹药;菊花负责“清淤”,把你体内的虚火、肝火这些“路障”给清走。一个加油,一个疏通,这系统才能跑得起来。
这套组合,老祖宗几百年前就在用了,专门治“目暗不明”、“头目昏花”,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精准打击“用眼过度导致的眼干眼涩、脑袋发昏”。
我一朋友,在设计院工作,前阵子天天跟我抱怨,说看图纸眼睛都快瞎了,晚上躺床上脑子里还全是CAD图,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也是天天一大杯枸杞水,结果人越来越烦躁。我说你试试,把枸杞减半,扔几朵菊花进去。
不到一个礼拜,他跟我说,怪事,眼睛润多了,关键是晚上脑子能“关机”了。
这根本不是怪事,是逻辑。中医里有句话,叫“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后勤部长。你熬夜、压力大,都在消耗肝血,后勤跟不上了,眼睛这个前线阵地自然就干涩、疲劳。枸杞是给后勤部送粮草的,但菊花是安抚后勤部长的暴脾气,让他别一边工作一边发火。粮草运到了,部长情绪也稳定了,前线能不舒服吗?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也能解释。枸杞里那些β-胡萝卜素、叶黄素,是修复视网膜的好东西。菊花里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抗氧化的,能帮你减少眼部细胞的损耗。一个主攻修复,一个主攻防守,妥妥的黄金搭档。
养生这事儿,最忌讳“一招鲜吃遍天”。
枸杞配菊花,也不是万能钥匙。如果你是那种典型的“虚寒”体质,一天到晚手脚冰凉,吃点凉的就闹肚子,那菊花对你来说就有点太“冷静”了。非要喝,可以加两片姜中和一下,或者少放点菊花。
还有一种人,是“虚不受补”。就是身体里湿气特别重,舌苔又白又厚,喝口水都觉得腻得慌。这种体质,你别说枸杞菊花了,你吃啥补品都像往一潭死水里扔金子,根本吸收不了,反而加重拥堵。当务之急是先“祛湿”,把身体里的沼泽地改造好再说。
所以养生不是吃猛药,是搞平衡。它需要你稍微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它是在跟你发脾气(上火),还是在跟你撒娇(虚寒),你得听得懂。
别再迷信那些“每天一把枸杞,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了。任何好东西,过量了都是负担。之前有位大爷,听人说枸杞壮阳,每天早上干嚼一大把,结果不到俩礼拜,满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这就是典型的“堵”住了,身体运化不了那么猛的能量。
回到你桌上那杯水。如果你也是屏幕焊在脸上、经常熬夜、容易眼干、脾气有点急躁的类型,那恭喜你,枸杞加菊花,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配比也很简单,别搞得太复杂。十几粒枸杞,配上三五朵小菊花,用热水泡开,焖个五分钟。连续喝几天,你最先感受到的,可能不是视力突然变成2.0,而是眼睛没那么“紧”了,晚上睡得更沉了。
这种来自身体的正面反馈,比任何养生理论都管用。它在告诉你:路子,走对了。
来源:女性健康咨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