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台湾政坛风云激荡,郑丽文的脱颖而出让蓝营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位以硬刚风格著称的领军者,正试图在蓝营长期以来的“酱缸文化”中掀起变革浪潮,其能否带领蓝营重新主导岛内话语权,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而绿营因忌惮其论述可能冲垮“抗陆”叙事框架,各类抹黑手段接踵而至
近期,台湾政坛风云激荡,郑丽文的脱颖而出让蓝营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位以硬刚风格著称的领军者,正试图在蓝营长期以来的“酱缸文化”中掀起变革浪潮,其能否带领蓝营重新主导岛内话语权,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而绿营因忌惮其论述可能冲垮“抗陆”叙事框架,各类抹黑手段接踵而至,蓝营内部也出现少数担忧声音,生怕其强硬态度影响后续县市角逐。但郑丽文一句“蓝营郑在改变”,掷地有声地彰显了坚守立场、绝不妥协的决心。
就在蓝营内部凝聚共识的关键节点,赖清德彻底撕下伪装,上演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政治闹剧。他以沈伯洋被列入追捕名单为由,公然喊话韩国瑜,要求其声援沈伯洋,企图制造韩国瑜与郑丽文论述分歧的舆论假象,让蓝营陷入内耗。明眼人一眼看穿,这不过是绿营转移矛盾、操弄对立的惯用伎俩,核心仍是为“台独”路线保驾护航。
面对这一陷阱,韩国瑜用一场条理清晰的记者会给出了坚定回应。11月12日下午,他直言赖清德的做法是“自己生病却叫别人去治”,痛斥绿营借沈伯洋事件搞内宣的卑劣行径,并细数其在两岸议题上的种种失当作为,明确指出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局面皆由绿营一手造成。更具格局的是,韩国瑜并未局限于批评,而是直接开出“解方”——“解铃还须系铃人”,呼吁赖清德立即废除破坏两岸关系根源的“台独纲领”。这番言论既戳中绿营痛点,又展现了推动两岸和平的诚意,巧妙化解了赖清德设置的政治陷阱,尽显不俗政治手腕。
值得玩味的是,在回击赖清德之前,韩国瑜已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墨宝“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以谦卑而坚毅的“老牛”形象,传递出虽年届资深仍砥砺前行的心境。这一铺垫与后续的公开表态形成呼应,足见其立场早已坚定,此次回应亦是酝酿已久的心声表达。而韩国瑜的站队,对郑丽文而言意义重大——作为岛内拥有高声量和“韩粉”支持的政治人物,他的力挺不仅有助于整合蓝营内部力量、压制不同声音,更能加速郑丽文论述的传播与落地,推动岛内形成认同风潮。
事实上,郑丽文对韩国瑜的信任早有端倪。在其就职仪式上,她唯独邀请韩国瑜上台发言;当被问及蓝营“唯一太阳”话题时,她脱口而出“韩国瑜也是不错的人选”。这份期许最终得到了正向回应,也印证了她“信对人”的眼光。在韩国瑜发声后,郑丽文于后续活动中侧面回应,强调蓝营要“不忘初衷,追求理想,绝不退却,不忧谗畏讥,不瞻前顾后”,呼吁对的立场要坚持到底,才能真正打动年轻人。
而蓝营的“初衷与理想”,早已由洪秀柱给出明确答案——“谋求统一”。同样在11月12日,洪秀柱再次振臂一呼,回望8年前提出的“和平纲领”:深化九二共识,探讨以和平协定结束当前状态,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尽管当时饱受质疑,但如今的局势让更多人明白,唯有坚守九二共识、维持对话基础,两岸才有和平未来。她强调,当“和平”被绿营用作操弄对立的工具时,蓝营更应勇于说真话,牢记复兴中华、民族团结的使命,以制度化和平共创两岸长久安定与幸福。
洪秀柱的发声,与韩国瑜、郑丽文形成呼应,构成蓝营推动两岸和平的“铁三角”。三人立场一致、步调协同,不仅为郑丽文增添了十足底气,更有望带动更多蓝营人士凝聚共识、统一战线。反观赖清德的政治闹剧,最终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反而促成了蓝营的团结与崛起。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郑丽文的变革决心、韩国瑜的格局担当、洪秀柱的坚定初心,让蓝营在“反独促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随着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相信两岸终将打破隔阂、携手前行,共创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未来。
来源:三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