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贵州民族大学:石榴花开满校园 文化铸魂育新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2:35 1

摘要:在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排练厅内,师生们正为下一场演出全力筹备,苗族银饰碰撞出清脆的叮当声,与现代舞曲的动感节奏交织,谱成一曲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文化交响。另一边,外国语学院的师生正用流利的外语打磨着贵州少数民族青年追逐科学梦想的故事。镜头里,多彩贵州的民族风

2025年11月13日《贵州教育报》2版

在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排练厅内,师生们正为下一场演出全力筹备,苗族银饰碰撞出清脆的叮当声,与现代舞曲的动感节奏交织,谱成一曲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文化交响。另一边,外国语学院的师生正用流利的外语打磨着贵州少数民族青年追逐科学梦想的故事。镜头里,多彩贵州的民族风情与青春追梦的奋斗身影相得益彰,向世界展示多彩贵州特色文化。

9月22日,贵州民族大学原创舞蹈诗剧《黔方是我家》上演。

深耕民族文化这片沃土,贵州民族大学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打造“贵民”特色校园文化体系,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师生心中扎根,让文化育人的力量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9月22日,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舞台上,灯光璀璨。由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100余名师生倾情演绎的舞蹈诗剧《黔方是我家》惊艳亮相。舞台上,师生们用灵动的舞姿、真挚的情感,再现了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让观众在艺术熏陶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9月22日,贵州民族大学原创舞蹈诗剧《黔方是我家》上演。

为了这部作品,师生们付出了大量心血。从采风到创作,从排练到演出,历时两个多月。“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积极参与。这一漫长而又快乐的过程,师生既完成了舞台艺术呈现,又接受了一次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洗礼。”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委书记陈懿的话语,道出了全体参演师生的心声。

这样的文化盛宴在校园内外不断上演。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师生参与开幕式演出。在《多彩锦绣》《坚韧不拔山巍》《携手共绘同心圆》《团结奋进现代化》等节目中,贵州民族大学学子以饱满的热情与精湛的技艺,充分展现了青春风采,彰显了民族特色与文化自信。而在国际舞台上,贵州民族大学创编的合唱节目《芦笙大摆裙》获国际金奖,多件学生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及书法展,让贵州民族文化在更广阔的平台绽放光彩,也让学生在文化创作中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9月22日,贵州民族大学原创舞蹈诗剧《黔方是我家》上演。

除了艺术实践,学校更以特色品牌为抓手,在育人过程中凝聚精神力量。“亲亲石榴籽”便是学校精心打造的特色育人品牌,它如同一条紧密联结各民族师生的精神纽带,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学校不仅在暑期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调查研究与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还积极承办“爱我祖国 兴我中华”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和全省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观点碰撞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为了让文化育人有阵地、有载体,学校还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建设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场馆,打造校园文化地标。在“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馆”“民族服饰文化馆”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诉说着各民族携手并进的历史。200余万字的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贵州卷)》编撰工作,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为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宝贵资料。创作系列反映民大优良校风学风教风的文化精品,举办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打造“贵民精神、贵民风采、贵民声音、贵民人物”系列文化品牌,让“贵民”标识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彰显特色的文化名片和引领发展的价值航标。

9月22日,贵州民族大学原创舞蹈诗剧《黔方是我家》上演。

多年的深耕与积淀,让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出丰硕成果。连续6次在全省高校思政工作检查中获优秀,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024年9月,贵州民族大学荣获党中央、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

石榴花开红似火,民族团结一家亲。贵州民族大学深耕校园文化建设,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内外开得更加艳丽,让文化育人之路越走越宽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更加精彩的“贵民答卷”。

贵州教育报记者 肖知潞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