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上写着保质期,老人不敢喝,年轻人笑他们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2:44 1

摘要:张姨家柜子里放着几瓶红酒,上面的标签已经过期三年了,她一直不舍得扔掉这些酒,也从不敢打开喝,总说过期的东西不能碰,其实她不知道,这酒根本没有变质,只是味道变得没那么好了,中国规定酒精度超过百分之十的饮料必须标注保质期,但国际上并没有这种说法,红酒上写的“过期”

张姨家柜子里放着几瓶红酒,上面的标签已经过期三年了,她一直不舍得扔掉这些酒,也从不敢打开喝,总说过期的东西不能碰,其实她不知道,这酒根本没有变质,只是味道变得没那么好了,中国规定酒精度超过百分之十的饮料必须标注保质期,但国际上并没有这种说法,红酒上写的“过期”,其实是说它最好喝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并不是说这酒就不能喝了。

很多人以为贵的酒都能存放很长时间,其实不是这样,一百块以内的红酒买回来最好尽快喝掉,放久了味道会变淡,甚至发酸,贵的酒也不一定能长期存放,要看葡萄品种和结构,比如赤霞珠、西拉这种单宁含量高的,可以存放五年到十五年,但像博若莱新酒或者雷司令这类比较清淡的酒,最多放三年就不好喝了,再贵也没用,市场上总把“贵等于能存”当成真理,实际上这是个误区。

要判断一瓶酒还能不能喝,不用工具,就用眼睛看、鼻子闻和嘴巴尝,先倒一点酒在白纸上,如果颜色发浑、发黑或者有漂浮物,那就别喝了,打开瓶子后闻一下木塞,有霉味或醋味说明酒已经变质,再把酒倒出来闻,如果有指甲油、烂苹果或烧菜那种味道,肯定不能喝,最后尝一小口,要是又酸又苦,嘴里留着怪味,说明酒的风味坏了,喝下去可能伤到胃。

很多人把酒放在阳台或厨房灶台旁边,觉得放哪儿都差不多,其实高温、阳光直射或者湿度不合适,都会让酒变质,正确做法是找一个阴凉、避光而且温度稳定的地方,瓶子横着摆放,让软木塞保持湿润,如果酒真的坏了也别直接扔掉,炖肉的时候加半杯进去,能提升香味,兑水稀释后可以做面膜,还可以加水浇花,特别是适合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比如杜鹃和栀子。

老一辈人买东西时总会注意标签,看到"过期"字样就感到担心,年轻人却更关心产地、年份和酒庄信息,还会查找评分数据,如今一些国产红酒开始调整做法,比如宁夏贺兰山产区的酒标只标注灌装日期,不标注保质期,意思是让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饮用,不要被数字限制,2024年央视曾播出关于红酒标注的专题节目,但大多数人的观念仍然没有转变,政策在变化,市场在调整,普通人的认知却停留在原来位置。

我认识几位爱喝酒的老人,他们买酒时从不看保质期,只看颜色和闻味道,有一回我带了一瓶三年前买的普通红酒去他们家,他们尝了说这酒比新的时候差了点,但还能喝,他们明白酒不是药,喝了不会中毒,最多就是味道不好,可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还是被标签困住手脚,明明能喝的酒,硬是放到不能喝。

说到底,这件事不是酒的问题,而是信息差的问题,年轻人在网上查资料看评测,老一辈人靠经验信标签,中间这条沟没人去填,酒厂没有解释清楚,超市没有提醒顾客,媒体讲得不够接地气,结果就是好好的酒被浪费了,人们还过得挺焦虑。

来源:夜晚的黑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