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就埋在土里,埋在你天天走过的田埂下,等着一个人,或者一场雨,把它翻出来。
有些债,时间是赖不掉的。
它就埋在土里,埋在你天天走过的田埂下,等着一个人,或者一场雨,把它翻出来。
2004年,黑龙江兴隆寨的苞米地刚收完,地里光秃秃的,风一吹,卷起一阵尘土。
村里人正琢磨着猫冬的事,村口却来了个生人,一个日本老头。
这老头叫木村,七十多岁,背驼得像张弓,走路哆哆嗦嗦,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劲,一股子非要干成点什么的劲。
村里人日子过得平淡,几十年没见过日本人,更别说一个自己找上门来的。
大伙儿都围过来看热闹,有好奇的,有警惕的,交头接耳地猜这老头是来干啥的。
是来寻亲?
不像。
是来旅游?
这穷乡僻壤的有啥可看的?
木村没理会周围的目光,也不跟村干部多客套,被人领着,径直往村外一片荒地走。
那地方平时就是个乱葬岗,野草长得比人都高。
他停在一块不起眼的空地上,用那双干枯得像鸡爪子的手,颤巍巍地指着脚下,嘴里挤出几个字,声音不大,却像炸雷一样砸在每个人心上:“底下,一百多个箱子,都是炮弹。”
一句话,让周围的嘈杂声瞬间消失了。
空气里只剩下风刮过荒草的呼呼声,冷得瘆人。
村干部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不对劲。
他不敢耽搁,电话一层一层打上去,很快,部队的防化兵就开着车来了。
兵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光看这架势,就知道土里埋的不是善茬。
挖掘开始了。
工兵铲插进土里,挖得很慢,很小心,像是怕惊醒了地底下睡了几十年的什么东西。
围观的村民被拦在远处,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大气都不敢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当”的一声,铲子碰到了硬物。
“有东西!”
一个年轻士兵喊道。
土被慢慢刨开,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子露了出来,上面的军绿色油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发黑的木头。
箱子起出来,撬开一看,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是一排排炮弹。
不是普通的炮弹,弹身上印着骷髅头的标志,还有代表毒气的颜色标记。
这片祖辈们开荒种地、养活了一村子人的黑土地,底下竟然藏着能要人命的毒疙瘩。
这些玩意儿,木村太熟了。
将近六十年前,他还是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穿着不合身的军装,跟着部队在这里干一件见不得人的事。
那时候日本已经快撑不住了,上头下了死命令,所有化学武器,要么销毁,要么就地掩埋,绝不能留下证据。
那是个混乱的夜晚,他们这些年轻士兵被长官用枪逼着,深更半夜跑到这片荒地里挖坑。
没人敢问箱子里是啥,但那种从箱子缝里透出来的,带着烂苹果味又夹杂着大蒜味的怪气,让所有人都头晕恶心。
他们知道,这不是好东西。
他们挖了个几米深的大坑,把一百多个沉甸甸的箱子扔进去,再用土草草埋上。
长官临走前恶狠狠地警告:“今天的事,谁说出去,军法处置。
让这事儿烂在肚子里,烂在这片中国土地里。”
从那天起,木村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回国后,他娶妻生子,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但那个夜晚,那片荒地,那些箱子,像鬼一样缠着他。
他常常在半夜惊醒,一身冷汗,仿佛还能闻到那股要命的气味。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几年前日本电视台放的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
镜头里,一个中国农民在自家地里挖出了一个铁疙瘩,好奇地敲了敲,结果里面的毒液溅出来,身上立刻就烂了一大片,疼得在地上打滚。
还有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捡到一枚遗弃的毒气弹,以为是玩具,带回家,结果一家几口人中毒,死的死,伤的伤。
木村看着电视画面,浑身的血都凉了。
他知道,那些农民,那些孩子,之所以会遭这份罪,就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在几十年前亲手埋下了这些祸根。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凶手,一个迟迟没有归案的凶手。
良心的折磨让他再也扛不住了。
他跟家里人说,他要回中国,去那个叫兴隆寨的地方,他必须把那些东西指出来。
现在,当那一百多个箱子被重新挖出来,摆在地上,像一支沉默的军队时,木村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也被抽干了。
他再也站不住了,“噗通”一声,对着这片土地,对着在场的中国军人,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我对不起你们!
我对不起…
…”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磕头,额头很快就磕出了血,混着眼泪和泥土,糊了一脸。
他不是在演戏,那是一种被罪恶感压垮了半辈子之后,终于得到解脱的崩溃。
哭完,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布包了好几层的小本子,递给了中方人员。
本子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用日文歪歪扭扭地画着地图,标记着一个个地点,旁边还写着埋藏的毒弹种类和数量。
这是他凭着记忆,花了几年时间整理出来的“罪证地图”。
木村的这一跪,是他个人的救赎。
可一个人的良心,并不能替一个国家还债。
早在1999年,中日两国就签了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日本方面负责出钱出技术,销毁所有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
话是这么说,事却不是这么办的。
原计划2007年完工,到了日子,日方说技术复杂、资金紧张,得推迟。
好,推到2012年。
到了2012年,又说工程量太大,还得推。
就这么推过来,推过去,处理期限从2016年,拖到了2022年。
如今,最新的说法是要到2027年才能彻底解决。
在吉林的哈尔巴岭,发现了最大的一处日军化武埋藏点,多达几十万枚的毒弹堆在那里,像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
处理工作极其危险,进度缓慢。
而像兴隆寨这样分散在各地的零散埋藏点,更是数不胜数。
谁也不知道,下一铲子下去,会不会又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
木村后来回了日本,再没有消息。
兴隆寨的土地恢复了平静,但那些被挖出来的毒弹,还在等待被彻底销毁。
参考文献:
Bundy, M., Keeny, S. M., & Spence, J. D. (1997).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U.S. National Interest.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虽然主要关于核武器,但其中章节涉及了化学武器的历史和国际公约背景).
Harris, S. H. (2002). 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 Routledge.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官方文件及相关缔约国会议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历年). 关于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的相关声明及文件。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龍哥历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