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管道“伸懒腰”,给“老幼”送关爱!三门这个社区这样破解老旧社区“通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6:40 1

摘要:在大多数城市的旧城区,似乎总也绕不开这样几个难题:硬件设施得了“老年病”,公共空间患有“拮据痛”,社区治理陷入“乏力症”。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一个难解的循环。但在三门县旧城区最大的老旧社区——蟠龙社区,这个困局正在“社志融合”的背景下,被基层的智慧和汗水一点点打

在大多数城市的旧城区,似乎总也绕不开这样几个难题:硬件设施得了“老年病”,公共空间患有“拮据痛”,社区治理陷入“乏力症”。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一个难解的循环。但在三门县旧城区最大的老旧社区——蟠龙社区,这个困局正在“社志融合”的背景下,被基层的智慧和汗水一点点打破。

“忧居”变“优居”,四方共治破难题

“以前污水堵心,现在服务暖心!”5月8日上午,三门县海游街道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居民代表孙阿姨将一面锦旗交到社区党委书记陈玉萍手中。锦旗上“为民排忧显真情 尽职尽责系百姓”的金字,映照着这个老旧社区历时一年半的治污“逆袭记”。

蟠龙社区成立于2004年,下辖14个小区,常住人口超万人,其中10个是开放式老旧小区。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浓厚的痕迹,尤其在地下——污水管道普遍老化,油污淤积、不当排污如同“老年病”反复发作。

“最严重的时候,污水从窨井盖往外冒,单元楼门口都得垫着砖头走。”“家里地漏反上来的臭味,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污水外溢、地漏反臭成了居民们的“心头大患”。

“去年4月,我们连续接到多起投诉,居民的生活被严重影响了。”社区党委书记陈玉萍回忆道,社工和网格员紧急排查,结果令人心惊:问题涉及307户居民,必须对整个“血管”动一次“大手术”。可社区人手有限,如此庞大的工程,如何撬动?一个名为 “管‘伸懒腰’啦” 的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采用“社区党委引领+专业团队支撑+志愿服务协同+居民全程参与”的四方共治模式。其中志愿服务团队由社区党员、热心居民、退休水电工、青年学生等15名注册志愿者组成,命名为“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他们像一股清流,渗入社区的“毛细血管”。

初期,志愿者们挽起袖子,逐户走访,精准摸排,在一张社区地图上标出了23个令人头疼的堵塞点,一幅“管道问题地图”清晰呈现;随后,协助社区对接市政、水务部门,一次次沟通,推动了4个小区的管道改造工程落地;施工期间,“小水滴”们化身“现场监理”和“矛盾调解员”,一边监督施工,一边协调居民临时出行,成功化解了12起小摩擦……

4月26日,随着最后一段管道安装完成,困扰西山路居民多年的顽疾宣告终结。1.2公里的管道焕然一新,空气里刺鼻的气味消失了。居民们走在重铺平整的路面上,心里踏实的,是那份“说话有人听、难事有人管”的归属感。

这场“逆袭记”里,“小水滴”们累计服务超过了1200小时,开展“文明排污”讲座等环保宣传35场,居民知晓率达90%。如今,社区还建立了“志愿巡查队+居民共管小组”,每周2次巡查,让问题的苗头能被早发现、早解决。

撑起“一老一幼”,爱在蟠龙落实处

如果说疏通管道是治标,那么蟠龙社区思考的,是如何治本,将每一个民生“痛点”都变为幸福的“拐点”。

老旧社区通常是“一老一幼”聚集地,蟠龙社区也不例外: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9.91%,少年儿童占比17.61%,“一老一幼”的照料,成了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一个温暖的故事主线由此展开——“双龄共筑 爱在蟠龙”。“这个党建品牌项目,旨在让‘朝阳’与‘夕阳’在社区里彼此温暖,交相辉映。”陈玉萍说。

“为幼”服务,聚焦的是儿童成长。社区在“银景驿站”打造“四点半课堂”,联动专业社工与志愿者,为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提供陪伴与照护,尤其缓解了200余名外卖、快递小哥的“接娃难”。每逢传统节日,手工、阅读、投壶等活动也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

“为老”服务,关注的是老年需求。蟠龙社区内60岁以上独居、失能老人有38位,他们普遍面临“行动不便、求助无门”难题。各网格社工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老人们的“糟心事”:张奶奶需要定期购买慢性病药物、李爷爷家的燃气灶打不着火、陈阿姨想找人代缴话费……

“老人们往往不愿主动开口麻烦别人,但眼神里的难处藏不住,社区党委更不能让老人们‘一个人扛着’。”于是,“银发守护队”来了,这支队伍由党员骨干牵头,社工、网格员和热心志愿者组成,变“被动等待求助”为“主动上门服务”,逐户建立老人专属档案,详细标注健康状况、生活需求和紧急联系人信息。社区还创新推出了“三心服务”机制,通过日常贴心访、应急快速帮、精神常陪伴等举措,用细心、耐心、暖心筑牢空巢老人的“幸福防线”。

“双龄共筑”,重在老幼同乐。对此,社区在志愿者的助力下,通过文艺演出、游园会、共富市集、亲子游戏等方式,促进代际间情感、知识与文化的传递。在“跨代对话”中,孩子们分享校园趣事,老人讲述时代变迁;长者集体生日会上,孩子们为爷爷奶奶戴上生日帽,送上祝福;重阳节至,孩子们向祖辈奉茶,祖孙一起制作安康香囊,尊老敬老的中华美德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截至目前,“双龄共筑 爱在蟠龙”项目累计服务居民2850人次,用实打实的惠民举措持续提升“一老一幼”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幼共融的社区氛围日益浓厚。

来源:台州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