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街头,尚未散尽的硝烟中躺着触目惊心的景象,在警方与“红色司令部”犯罪团伙的惨烈冲突结束次日,至少100具遗体在街头整齐排列,冰冷的数字与残暴的现场,将这座南美都市拖入人权争议的漩涡中心。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街头,尚未散尽的硝烟中躺着触目惊心的景象,在警方与“红色司令部”犯罪团伙的惨烈冲突结束次日,至少100具遗体在街头整齐排列,冰冷的数字与残暴的现场,将这座南美都市拖入人权争议的漩涡中心。
近日清晨,里约热内卢的平静被刺耳的警笛声撕碎。约2500名警察与士兵组成的联合部队,对里约热内卢贩毒团伙据点发起雷霆突袭。行动中,密集的枪战与无人机投掷的炸药此起彼伏,整座城市瞬间被枪声与爆炸声吞没,陷入一片混乱。
当硝烟渐散,这场被州长克劳迪奥·卡斯特罗称为“打击犯罪历史性一天”的行动,交出了一份充满争议的“成绩单”:81名嫌疑人被捕,119人当场殒命,这不仅是里约警方史上最致命的单次行动,更因疑似过度使用武力,遭到全球人权组织的猛烈抨击。
“我们正坚定地向毒品恐怖主义宣战。”来自保守派自由党的州长卡斯特罗,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视频高调表态,将此次突袭定义为里程碑式胜利。巴西主流媒体也给出两极评价:《里约时报》直呼这是“里约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而《环球报》则强调,这是“红色司令部自成立以来遭受的最沉重打击”,其死亡人数已远超2021年警方对该组织的同类突袭。
但在官方的“胜利叙事”之外,是民间的恐惧与人权组织的强烈抗议。“一连串致命行动从未给民众带来真正安全,反而制造了更深的恐慌,这恰恰暴露了里约治安政策的彻底失败。”人权观察组织巴西主任塞萨尔·穆尼奥斯在X上怒斥,称这场伤亡惨剧是“不可饶恕的悲剧”,并强烈要求检察官办公室介入,彻查每一起死亡事件的真相。
当地居民的回忆更添惊悚色彩。“子弹像雨点一样扫过街道,我们只能躲在桌下瑟瑟发抖。”一位不愿具名的居民告诉当地媒体,冲突现场遍布被处决的尸体:“有人背部中枪,有人头部中弹,还有人被绑着手脚,这种残暴程度,除了‘大屠杀’没有别的词能形容。”当地活动人士劳尔·圣地亚哥向美国广播公司直言,仇恨的蔓延已让社区陷入绝望。
连联合国也发声批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发言人玛尔塔·乌尔塔多表示,“我们理解打击暴力犯罪团伙的艰巨性,但巴西必须打破这种极端残暴的循环,确保执法行动符合国际武力使用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最高法院曾在2020年下令里约整顿警察滥用职权问题,人权观察组织称此前的整改已让该州警民冲突致死人数大幅下降,而此次突袭显然打破了这一趋势。
这场惨烈冲突的另一方,“红色司令部”,并非普通犯罪团伙。据研究有组织犯罪的智库InSight Crime介绍,它是巴西历史最悠久的黑帮组织,其根源可追溯至1970年代里约热内卢的坎迪多·门德斯监狱。“监狱内的恶劣生存环境,迫使囚犯们抱团自保,最终形成了这个受左翼游击队思想影响的组织。”
从1980年代起,“红色司令部”开始涉足可卡因生产与贩运,同时在里约的边缘化社区扮演起“特殊角色”,一边通过贩毒、军火走私、敲诈勒索、高利贷积累财富,一边又为部分贫民提供天然气配送、饮用水销售等“基础服务”。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博士生朱莉娅·基里诺的研究显示,如今该组织仅11%的利润来自毒品交易,其余大部分来自对商人的敲诈与社区服务垄断。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扩张速度与“现代化”程度。基里诺发现,“红色司令部”已开发专属移动拼车应用,“这绝非猎奇,而是非法武装利用数字技术扩大地盘控制、实现收入多元化的铁证”。据InSight Crime报告,自2022年起,该组织通过与亲政府民兵争夺地盘,逐步重掌里约热内卢,如今已控制该市一半以上区域;到2024年底,其势力已渗透至亚马逊地区,掌控当地半数城市,较前一年翻了一倍。
突袭的代价正在持续发酵。疑似“红色司令部”成员为报复,封锁了里约北部与东南部的多条主干道,烧毁公共汽车,导致交通瘫痪;数十所大学与中小学因安全隐患紧急停课,城市陷入半停摆状态。
而此次突袭的政治底色也逐渐清晰。州长卡斯特罗的强硬打击策略,与他的前盟友、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右翼路线如出一辙。分析人士指出,在治安问题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卡斯特罗试图通过“对黑帮强硬”的姿态博取政治加分,巩固自身支持率。
只是,当119条生命消逝在街头,当人权争议与帮派报复交织,里约热内卢的治安困局并未因一场“历史性突袭”得到破解。正如穆尼奥斯所言:“用暴力对抗暴力,只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这座城市真正需要的,是能带来长久安全的治理,而非沾满鲜血的‘政绩’。”
来源:小志一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