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静做梦也想不到,她随手写下的买房笔记,会在48小时内被平台推给两百万人。
首发6小时,流量掉七成,再发就沉。
宁静做梦也想不到,她随手写下的买房笔记,会在48小时内被平台推给两百万人。
那天她只写了一句:58平挤出三房,孩子终于不用睡沙发。
评论区炸了。
有人问她是不是偷了设计师的图纸。
有人问她是不是把阳台算进了面积。
更多人问她怎么做到的。
她没卖关子,直接甩出三张图。
一张是原来的老户型,客厅塞张单人床,转身都费劲。
一张是改动后的平面图,厨房缩了半米,卫生间借了走廊,愣是多出两个榻榻米。
第三张是花费清单,硬装七万,家具两万,人工一万,总共十万出头。
图发完,点赞冲破十万。
平台算法立刻把她扔进更大的流量池。
后台私信塞爆,问她接不接设计,问她带不带货。
她一条都没回。
她清楚,大家想要的不是她,而是那套能复制的办法。
她三年前也踩过坑。
那时她刚离婚,带着儿子回郑州,手里只有前夫留的二十万。
市区新房买不起,老破小看不上。
中介跟她说,再犹豫就买不到学区。
她当场刷卡,买下顶楼无电梯的58平。
签完合同她就开始后悔,房子小得转不开身,儿子写作业只能趴茶几。
她连夜量尺,发现厨房隔墙是非承重,一锤打掉,空间多出一米。
她把洗衣机塞进厨房台面下,阳台腾出书桌。
她把卫生间干湿分区,洗手台外移,早晚高峰不打架。
她把客厅飘窗加高,白天当沙发,晚上拉开就是床。
整套动作没请设计师,全靠网上搜来的零散经验。
她边改边拍,拍完发在小号,没人看。
直到半年后,平台改版,图文流量暴涨,她那篇旧帖被重新挖出来。
数据起飞那天,她正在工地搬瓷砖,手机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她第一反应是账号被盗。
第二反应是终于有人需要这套方法。
她花一晚时间把过程拆成七步,每步配实拍图,价格标得明明白白。
第二天一早再发,收藏冲破十五万。
评论区出现大量跟风晒图,有人照着改出四房,有人把客厅改成亲子图书馆。
她没接广告,没挂商品卡,只留了一句话:需要清单留言邮箱。
三天后她整理出四千封邮件,干脆拉了个群,上限五百人,瞬间满员。
群友每天发自家户型,她挑典型问题直播解答,一句废话没有。
有人担心承重墙,她直接甩出检测视频,教认墙厚听声音。
有人怕预算超,她甩出Excel模板,填面积自动算钱。
有人怕物业卡,她甩出沟通话术,三句话让工程部签字。
群友照着做,改完回来晒成果,流量再次反哺给她。
平台注意到她,邀请她开专栏,她只提一个条件:不推装修贷。
她知道,一旦沾上金融,口碑就脏了。
专栏上线当天,她发了一篇新稿,标题只有五个字:再小也能住。
文章里她写,房子大小是死的,思路是活的。
她写,很多人不是缺面积,是缺勇气。
她写,第一步最难,砸墙那声闷响,砸掉的还有犹豫。
文末她放了一张儿子在新房间写作业的背影。
灯是旧的,桌是旧的,光却比以前亮。
留言区一片安静,没人玩梗,没人抬杠。
那一刻她明白,真正的信息增量不是炫技,是把别人以为做不到的事,拆成今天就能动手的第一步。
焦虑的人看完立刻拿卷尺,获得感的人直接保存图片,优越感的人悄悄转发,生怕邻居先学会。
再不做改变,你会损失的不只是空间,还有陪孩子长大的那几年。
明天起床,先量客厅,把最碍事的那面墙量三遍。
后天就能叫工人,大后天就能让家多出一间房。
全网独家流程就在这里,马上删。
来源:魔法少女郭德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