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传,广饶肴驴肉起源于清同治年间,西关十一村的崔成文首创了制作肴驴肉的方法,在当地广受赞誉。同治九年(1870年),崔成文受邀进京,创立了“乐安名吃肴驴肉”,因其十里飘香,色香味美,在京城名声大噪。又三年,肴驴肉由广饶武举崔万庆推荐到北京兵差务府,专供武士享用
一提到广饶美食
最先想到的莫过于
——肴驴肉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能与龙肉相媲美
可见驴肉味道之美 营养之高
今天的《寻味乐安》专栏
一起走近广饶庆源肴驴肉
尝一尝广饶人爱了几代的老味道
据传,广饶肴驴肉起源于清同治年间,西关十一村的崔成文首创了制作肴驴肉的方法,在当地广受赞誉。同治九年(1870年),崔成文受邀进京,创立了“乐安名吃肴驴肉”,因其十里飘香,色香味美,在京城名声大噪。又三年,肴驴肉由广饶武举崔万庆推荐到北京兵差务府,专供武士享用。后又因其味道鲜美无比,肴驴肉奉诏纳入京城宫御膳房,一直延续多年。
光绪年间,康有为曾途经广饶,他品尝肴驴肉后挥笔赋诗:“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
山东的驴肉特产不在少数
五香驴肉 酱驴肉
驴肉包子……
而广饶肴驴肉
之所以在各色驴肉美食中
占有一席之地
其秘诀在于熬煮时添加的一包香料
广饶本地人将其称为“肴药”
“肴药用白芷、八角、肉寇、丁香等
十七味香辛料精心调配而成
既突出了驴肉的鲜美
又融合了药的香味
这个配料就是一百多年前传下来的”
广饶肴驴肉非遗传承人崔世祥说道
选用两岁健康上等驴肉
切成大块 加高汤熬煮
放入肴药
急火攻三小时
视肉之肥瘦除油添油
肉肥则从汤中除油
肉瘦则添加老汤或油料
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使汤中仅剩一层薄油
罩住热气不易蒸腾
再用石头将肉压入汤内
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
刚出锅的广饶肴驴肉
呈紫红色 鲜香扑鼻
瘦而不柴 肥而不腻
闻之食指大动
配上蒜泥、酱油等蘸料
一口下去 唇齿留香
而肴驴肉独特的魅力
更在于其入口的“滑嫩”与“细腻”
相比于牛肉的粗韧
鸡肉的松散
驴肉的纤维较细
肉质紧实但易咀嚼
又少了猪肉的油腻
羊肉的腥膻
嚼在口中细腻醇香 紧实弹嫩
当得起“百味之冠”的美誉
驴肉又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
高蛋白 低脂肪
高氨基酸 低胆固醇
《本草纲目》记载:
“驴肉补血、治远年老损,
煮之饮、固本培元”
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故而广饶肴驴肉深受食客喜爱
为了让更多人吃到地道的肴驴肉
广饶的肴驴肉商家也早早拥抱了市场新潮流
“80年代的时候
我爷爷重新开张了驴肉铺
1996年的时候注册了‘庆源’商标
创立了庆源肴驴肉”
崔世祥介绍道
随着时代发展
崔世祥又引入了多台现代化设备
实现了生产的标准化
“我们食用高温灭菌的技术
用铝箔真空包装袋
不放任何的防腐剂
能够保持12个月之内
驴肉的口感
和刚煮出来的时候是一样的”
也因此
广饶的肴驴肉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
走到更远的地方
“现在内蒙古、东北、江苏等等地方
都有我们广饶肴驴肉的身影”
如今
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
全国各地的食客
都能品尝到咱们广饶肴驴肉的美味
2021年 广饶肴驴肉制作工艺
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5年
庆源肴驴肉通过了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证
既保留传统古法精髓
又契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这道古老美食
焕发了新的生机
从民间餐桌到宫廷御膳
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工厂
广饶肴驴肉用坚守和创新
成就了最令人难忘的滋味
爱吃驴肉的宝子们有福了!
广饶有礼 乡遇好物
掌上广饶官微直播间
庆源肴驴肉专场来啦
10月30日上午9:30分
来直播间品非遗美食 听非遗故事
更有直播间专属好价
等你来!!!
编辑:刘亚男
编审:黄甜甜
监审:张文颜
来源:爱广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