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根据发生部位可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将内外痔血管丛分开的解剖学边界是齿状线。2015全国肛肠疾病流调结果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常住人口中,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伴有痔疮症状占98. 08%,其中内痔最常见,占痔病人数的59.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痔疮已成为困扰无数人的“难言之隐”
俗话说“十男九痔”
其极高的发病率背后
是无数患者坐立不安、如厕痛苦的尴尬与煎熬
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
幸运的是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
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术这两种超微创治疗方式正逐渐成为主流
为内痔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
走进“内痔”,了解“内痔”
痔是人体的正常结构,根据发生部位可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将内外痔血管丛分开的解剖学边界是齿状线。2015全国肛肠疾病流调结果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常住人口中,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伴有痔疮症状占98. 08%,其中内痔最常见,占痔病人数的59.86%,绝大部分为I-III级内痔(99.47%)。
内痔的临床表现:
1、便血:内痔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鲜血,血色鲜红,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滴入马桶中,严重时引起贫血。
2、痔核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痔核可能在排便后脱出肛门外,有时需手动推回。
3、肛门瘙痒和疼痛:由于内痔的刺激,患者可能会感到肛门周围瘙痒或在排便后出现疼痛感。
内痔根据其脱出程度可分为四期:
I期:便时带血,滴血或手纸染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核脱出。
II期: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还纳,伴有或不伴有出血。
III期:便时痔核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辅助才能还纳。
IV期:痔核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无法还纳。
传统治疗之困:
为何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缓解,如止血、消肿、止痛。对于轻度初发患者有效,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已形成的痔核,复发率高。
传统外科手术:虽能彻底切除痔核,但创伤大、术后疼痛、恢复期长、且可能伴有肛门狭窄等后遗症风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内镜下微创治疗应运而生。
内镜下微创治疗的"双子星":
套扎与硬化剂注射术
这两种技术均利用常规的电子胃肠镜进行操作,患者在完成肠道准备或灌肠后,只需进行一次"无痛肠镜",即可在检查结肠的同时,解决内痔问题。
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原理:其原理类似于"扎口袋"。医生通过内镜前端的套扎器,将小小的、富有弹性的橡胶圈精准套扎在内痔痔核的根部。这套操作在瞬间完成,橡皮圈会紧紧箍住痔核,切断其血液供应。
过程:患者几乎无任何感觉。套扎后,被套扎的痔核会在几天内因缺血坏死、萎缩而自然脱落,创面会形成一个小小的疤痕,起到固定和悬吊作用,将松弛的黏膜重新拉回原位。
内镜下痔核及痔上粘膜套扎术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原理:这是一种"化学收敛"的方法。医生通过内镜的活检孔道伸入特殊的注射针,将一种名为"硬化剂"的药物(如聚桂醇)注射到痔核黏膜下层。这种药物会刺激血管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纤维化,从而永久性地闭合迂曲扩张的痔静脉团。
过程:注射过程迅速,患者无痛感。注射后,痔核会逐渐萎缩、达到止血和改善脱垂的作用。
双重优势:为何选择内镜下治疗?
相较于传统方法,内镜技术带来了多维度的提升:
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这是其最核心的优势。许多便血患者无法确定出血是来自痔疮还是肠道肿瘤、息肉、炎症。内镜治疗前必须先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在排除了其他更严重的肠道疾病后,随即进行内痔治疗,一次麻醉,完成两件事。
视野清晰,操作精准
内镜提供明亮、放大的视野,使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痔核的形态、大小和血管分布,避免了盲操作可能带来的遗漏或损伤。
痛苦小,体验佳
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患者于睡梦中完成治疗,无任何痛苦和恐惧记忆。术后疼痛轻微,多数人可耐受。
恢复快,成本低
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总医疗费用,也让患者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您的治疗体验会是怎样的?
1
术前准备:与进行一次无痛肠镜完全相同,只需提前进行肠道清洁准备。
2
治疗过程:消化内科医生先为您进行全面的结肠镜检查,确认肠道无其他病变后,开始进行内痔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术。整个过程约15-20分钟。
3
术后苏醒:治疗结束后,您会在恢复室醒来,仿佛只是睡了一觉。
4
术后观察:术后需在院内观察2-3天,无特殊不适即可办理离院。
5
术后恢复:术后1-2天内可能有轻微肛门坠胀感或便意,属正常现象。需保持大便柔软通畅,避免久蹲用力。医生会详细告知您饮食和注意事项。
迈向健康,从一次科学的咨询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王丽萍主任的带领下,刘毅鹏医生等团队成员已成功开展了数十例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技术成熟,经验丰富。该团队紧跟学科前沿,严格把握治疗适应证,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微创治疗方案。他们不仅注重手术本身的精准与高效,更强调围手术期的人文关怀与全程管理,确保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体验。
佛山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佛山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业组成立于1981年,在佛山市较早开展胃肠镜检查及消化专科门诊。2001年,医院成立了包括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内科病房及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统一管理的消化内科,在广东省市级医院较早开展了内镜下胃造瘘、食道静脉曲张套扎、食管支架及内镜黏膜染色及黏膜切除等消化内镜治疗。
消化内科开科来,通过几代人对消化专科的的不懈努力和建设,完成省市科研立项及结题10多项,省级及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开展消化内镜下诊疗项目30余项,每年完成胃肠镜检查20000多例,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2000多例次,每年消化专科门诊量近5万人次,病房住院人次每年约3000人次,成熟开展ERCP、ES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及套扎术,效果显著。 消化内镜下ERCP、ES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及套扎术治疗居省市先进水平。
内镜下诊疗项目:
1、无痛性舒适化胃镜、肠镜检查术(全麻技术)。
2、食道静脉曲张胃镜下多圈套连续套扎术、硬化术。
3、胃底静脉曲张胃镜下组织胶栓塞术。
4、食管良性狭窄沙氏扩张器扩张术。
5、食管恶性肿瘤记忆钛镍合金支架植入术、食管气管瘘封堵术。
6、贲门失驰缓内镜下球囊扩张术、临时支架置入术。
7、胃镜下胃造瘘术、胃镜下胃-空肠联合造瘘术。
8、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
9、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注射止血术。
10、内镜下消化道出血电凝止血术。
11、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氩气止血术。
12、胃肠道小血管破裂出血内镜下钛夹止血术。
13、胃镜下食道、胃、十二指肠息肉高频电切、电灼治疗术。
14、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切、电灼治疗术。
15、食道、胃内各种异物镜下取出术。
16、食道、胃、十二指肠、大肠可疑癌变病灶内镜下粘膜染色术。
17、消化道早癌粘膜切除术及粘膜剥离术(EMR、ESD)。
18、消化道巨大息肉内镜下尼龙绳套扎后电切术。
19、幽门、十二指肠及大肠肠腔狭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
20、内镜下食管岛型及舌型 Barrett电灼治疗。
21、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22、EST(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
23、胆总管取石术及胆道内机械碎石术
24、ENBD(鼻胆管引流术)、ERBD(胆道支架内引流术)。
25、胆道球囊扩张术。
26、胰管内结石取出术,胰管内巨大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RCP胰管内结石取出术 。
27、碳13呼气试验HP检测、碳14 呼气试验HP检测。
28、超声内镜检查(EUS)及穿刺活检(FNA)。
29、胃肠道(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术。
30、消化道粘膜下肿物内镜下剥离术(ESE)。
31、消化道粘膜下肿物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
32、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
供稿 | 消化内科 刘毅鹏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健康财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