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持续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持续深化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宏网记者: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幸福生活。请问,“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解决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问题上有哪些优势和经验?
徐立勇: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民生课题。为破解这个难题,立足东平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核心就是推动“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力求让老人们,尤其是特困供养人员,能够享有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构格局”,实施“分类分区域分情况”的医养改革。过去,农村敬老院设施陈旧、入住率不高、管理比较粗放,结合东平的地理特点,环东平湖规划布局了“东西南北”四个集中的医养服务片区。将原来14处分散的农村敬老院,整合为6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1处精神卫生中心,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个人意愿和家庭情况,进行分类安置和精准服务,实现“养”和“医”之间的双向互通。简单说,就是让老年人能在养老的地方方便地得到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里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照护。
二是“整合资源”,核心就是实行“两院一体”的运营模式。“两院”,指的就是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即整合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着力打破过去“医养分离”、体制机制僵化的困局,推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体运营、独立核算”。一方面,把健康养老、生活照料、住院治疗、康复护理乃至安宁疗护这些服务融合在一起,实现了“1+1 >2”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盘活乡镇卫生院的资源,解决其面临的资产闲置、人员安置等困难。全县4549名特困供养人员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供养运转经费节省约30%,管理人员精简一半,入住率超过了80%。这个模式也因此入选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三是“专业运作”,发挥国有医养集团的专业化管理优势。为了推动“银发经济”与“医养产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2024年9月,东平县组建了县级国有医养集团—东平县滨湖医养健康有限公司,利用国有企业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优势,对全县这6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行集团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营,逐步向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
目前,医养集团主要牵头三大民生服务项目:
一是“集中供养”,面向696名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标准化的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服务,兜牢照护底线。二是“分散供养”,与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联动,为3926名在家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提供上门照料、疾病预防、心理关怀等服务。三是“情暖夕阳”项目,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为2500多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健康咨询等上门服务。
通过“两院一体”的探索,东平县不仅初步解决了特困群体的养老就医难题,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提质增效。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的关注和肯定,泰安市医养结合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东平县召开,相关经验正在推广。下一步,将顺应老龄社会发展趋势,提前谋篇布局,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保障,深度探索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服务功能有效衔接,借助东平湖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推进融入医疗、养老、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以医带养、以养促医”的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向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延伸。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关注到,山东正在全面推进安宁疗护工作,请问,目前已经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迟蔚蔚:山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健康福祉,把安宁疗护作为老年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目前全省已经有15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设置了约1.1万张安宁疗护床位,累计服务了13万多人次。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 省里出台了《山东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对安宁疗护进行了专门规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山东在全国率先明确了安宁疗护服务价格,从医保政策方面首次破题。近期又会同财政部门启动了全省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病区提升项目,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 从2019年开始试点,先是淄博、聊城、菏泽、济南、青岛、日照等6个市纳入国家试点,后来又确定了7个市、14个县和2所省级医院进行省级试点。到2022年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在全省推开了这项工作。好多单位都探索出了很好的服务模式,像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善德养老院设置了安宁疗护亚专科,累计为600多位终末期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聊城市人民医院成立省内首家安宁疗护居家慈善服务机构-宁养院,累计为5500多位终末期癌症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三是抓牢服务质量。 去年制定了《山东省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试行)》,今年又在省立医院成立了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各市也成立了市级质控中心,就是要确保全省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标准、高质量。
四是建强人才队伍。连续5年把安宁疗护纳入全国老年医学科人才培训项目,通过5个省级培训基地,线上线下培训了1万多人。还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比如今年举办了世界安宁疗护日全国联席会议华东区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近2万人参与学习。
五是凝聚社会共识。 利用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安宁疗护日等时机,开展宣传教育。聊城市成立了专门的宣讲团深入基层,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还编撰了《山东省安宁疗护服务优秀案例》,8个纳入全国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山东做法。
安宁疗护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传递的是医学的温度,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下一步,将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贴心,更好地满足全省老年朋友健康养老的新期待。
新黄河记者:
随着秋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将进入流行期,老年人是主要的易感人群。请问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在老年人中的流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来防护呼吸道传染病?
王燕:为积极应对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省疾控中心组织了专题研判,从山东流感监测和呼吸道多病原监测情况来看,近期流感样病例出现小幅波动上升,病原体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随着冬季到来,流感病毒将成为主要的流行株,预期还会和往年一样出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目前,全省各地应对秋冬季传染病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一是加强监测预警,提升流感哨点医院临床症候群监测和多病原检测能力。将养老机构作为监测重点,及时报告聚集性疫情,一旦发现快速采取措施降低传播风险。二是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传染病防控。制定了重点场所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南,指导养老机构等重点集体单位落实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措施,居室、公共活动区域定期消毒通风。三是加强疫苗接种和医疗救治。提前做好疫苗和药品储备,各地通过设立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延长接种时间等方式,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便利。各级医疗机构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等重点科室一线救治力量;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传染病诊治能力。
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且大部分伴有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生重症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要高度重视。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够减轻感染发病后的症状。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建议老年朋友尽早接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除了接种疫苗以外,还要做好个人防护,增强自身抵抗力,一要保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二要注意防护,勤洗手,室内要常通风;三要关注身体状况,注意保暖,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去公共场所时科学、规范地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治疗。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染的,应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和老人近距离接触。
最后,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做好健康防护和疫苗接种,共同守护老人健康。
来源:山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