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张治中赴延安接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随即将“桂园”让给毛泽东居住。就在谈判紧张关头,张治中接到通知,要他9月13日赶往新疆,处理因新疆“三区”(伊犁、塔城和阿勒泰)革命引发的危急局势。随后又担任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1949年9月下旬,新疆宣
1945年,张治中赴延安接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随即将“桂园”让给毛泽东居住。就在谈判紧张关头,张治中接到通知,要他9月13日赶往新疆,处理因新疆“三区”(伊犁、塔城和阿勒泰)革命引发的危急局势。随后又担任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1949年9月下旬,新疆宣布和平起义。4年间,张治中为新疆和平稳定和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为新疆人民所怀念。
释放被关押的共产党人
邓颖超在《张治中回忆录》序里说:“文白先生奉命入疆。恩来同志和我在他临行之前,同往重庆上清寺桂园,面托他设法营救被盛世才关押在迪化监狱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文白先生慨然承诺。一批共产党人得以在内战前夕获悉,安返延安。”张治中于9月13日赴疆了解情况后,9月16日即返回。10月14日,在送毛泽东回延安后,张治中再赴新疆,开始同“三区”领导人进行具体谈判。1946年1月2日,“十一项和平条款”和新疆省政府组成问题达成协议并签字,张治中于1月3日飞离迪化,根据蒋介石的要求代表国民政府参加“军事三人小组”。这边还没忙完,那边又接到通知说“三区”人民代表问张治中何时回疆,因为还有军队改编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如果张治中不能近期来疆,“他们将认为谈判已陷破裂,所有业已签订的条款一概无效”。于是,张治中于4月4日第三次飞往迪化。邓颖超所说和周恩来一起去找张治中,请他释放被关押共产党人,即此次赴疆。
张治中在回忆录中说:1946年我第三次赴疆时,“周恩来先生一再嘱托我把中共在新疆被盛世才囚禁的人员全部释放,我答应了”。回到迪化后,张治中一面同“三区”领导人进行军队改编问题艰苦谈判,一面派人去监狱调查慰问仍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同时顶着各方压力争取蒋介石同意释放。“蒋初表示犹豫,几经电报往返说明,才同意了”,随即张治中释放了131名共产党人。经过精心准备和安排,6月10日,这些共产党人分乘八辆汽车从迪化出发,为了确保沿途顺利安全,张治中派了“新疆警备总部交通处长刘亚哲负责护送,还派医务人员随行,同时先后分电甘肃省主席谷正伦、西安胡宗南、祝绍周等沿途妥善招待,并且电告周恩来先生”。7月11日,这些共产党人回到陕甘宁边区。朱德于7月12日来电表示感谢。几个月后张治中回到南京,董必武又特意前去看望张治中,就此事表示感谢。
7月19日,张治中又下令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政治犯。
奠定新疆和平稳定基础
关于“三区”革命,这场斗争从1944年8月到1949年10月历时五年,以1946年6月新疆联合省政府成立为界线,大体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1944年8月到1946年6月,由于缺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之苏联别有用心的干预,混入革命队伍的民族分裂分子一度窃取领导权,煽动民族独立,建立分裂政权,犯有民族分裂的严重错误。后期,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以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为代表的进步力量掌握了“三区”革命领导权,于1946年废弃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旗号,主动与中国共产党联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把“三区”革命引向正确轨道,汇入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
1946年6月新疆省政府成立,就是张治中同“三区”前期严重错误进行斗争,并同他们进行艰苦谈判,达成三项协议基础上成立的。
张治中第二次到达新疆并准备同“三区”领导人谈判,首先遇上难题,“伊宁方面代表三人,就是赖希木江、阿不都哈依尔·吐烈、阿合买提江,他们是先两天到迪化的。他们来时都佩戴‘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的证章,并且对招待人员说:他们是代表‘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政府来和中国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的,届时将出示证明文件,中国政府代表方面也应交验证件”。包尔汉的回忆对此段作了证实。看到这种情况,张治中立即通过苏联领事通知“三区”领导人,“我只能以中央政府代表的地位接见事变分子的代表,不能接见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的代表”,他们必须取消这种身份才能进行接触和谈判。当“三区”领导人同意后,张治中于10月17日接见他们,一见面,张治中再次亮明态度,“我今天以中央政府代表的地位来接见各位”。
由于张治中的努力,之后的谈判和签订的协议,均用的是“中央政府代表”和“人民代表”的名义进行的。1946年6月6日,军队改编协议签订后,“三区”正式取消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1946年1月2日,“十一项和平条款”和新疆省政府组成问题达成协议并签字后,张治中同“三区”领导人进行了一次谈话。张治中说:抗战胜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五大强国之一,我们全国有四亿五千万的人口,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宝藏资源,我们一定能建成世界上统一、团结、民主、富强的中国,你们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最光荣的,相信你们一定会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拥护祖国,这是时代给你们的责任。“三区”领导人听了之后,诚恳地说:我们是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要拥护祖国。张治中后来回忆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这话第一次出于他们之口,他们是真实的,听后自己感到很欣慰,才真正体认到新疆问题是可以和平解决了。
在谈判过程中,张治中坚持原则,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三项协议的签订,虽然后来并没有真正得到很好的落实,但不管人事和局势如何变幻,毕竟成了大家的共识,成了之后几年新疆和平稳定的基石。特别是后一项军队改编协议的签订,也为新疆后来的和平解放打下了初步基础。
为新疆和平解放努力
张治中的前任吴忠信是合肥北乡人。吴忠信于1944年9月上任时,实行治新三板斧,清理监狱、宣抚地方和敦睦邦交。清理监狱时,吴忠信听说1938年春被盛世才抓进监狱的包尔汉还活着,立即释放,并安排为迪化专员。张治中到任后,对包尔汉的政治倾向和组织能力很是欣赏,并着意加以重用。新疆省联合政府建立时,张治中任用了共产党人阿合买提江和与共产党人联系紧密的包尔汉担任副主席。之后,他又极力向国民政府推荐包尔汉,先是让包尔汉到南京担任国府委员,接着又推荐包尔汉于1949年1月担任省政府主席。2月,张治中被要求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共首席谈判代表。在估计推托不了的情况下,张治中在兰州召开西北三省(甘、青、新)首脑会议,布置后续工作。2月7日、10日,张治中两次单独会见包尔汉。他说:内地局势可能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国共合作,成立联合政府,一是成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府。但不管怎么样,“在整个西北范围内,我们一定要维持和平局面,要制止战争”,就新疆来说,十一项和平条款和施政纲领要全面实现,要尽快同伊犁和好。包尔汉提出三项经济措施:在新疆发行独立新币;建立类似土产公司的贸易机构;贸易关税留在新疆。张治中鼓励道:“经济方面不管你们采取什么措施,我都同意。”
包尔汉回到新疆后,发行新疆银圆券,较好化解了金圆券对新疆的冲击,控制了物价,安定了人心。对于张治中此次会议,包尔汉后来根据日记评价道:“对新疆的和平解放倒起了非常微妙的作用。兰州之行,对于新疆的前途和命运,我选择了张治中的第二种估计,开始向和平解放新疆的目标铺设道路了。”
国共和谈失败后,张治中留在了北平。
1949年9月初,甘肃、青海解放后,解放军决定兵分两路进军新疆,为免除新疆战火,毛泽东期盼新疆实现和平解放。9月8日,他约见张治中,希望张治中去电新疆军政负责人“起义最好”。毛泽东还说从新疆得到的情况,只要张治中去电,他们会一定照办。张治中听从了毛泽东的吩咐,立即于9月10日致电陶峙岳、包尔汉,请他们“为革命大计,为新省和平计,亦即为全省人民及全体官兵利害计”“正式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归向人民民主阵营”“至对各军师长或有关军政干部,如有必要,盼用治名义代拟文电,使皆了解接受”,甚至表示如果毛泽东允许,自己“能返新一行”,帮助他们共同做好和平起义工作。
包尔汉后来回忆时说到接到此电报的心情。他说此电报并没有直接发给个人,而是“特意发新疆省政府收转”,“张治中的电报,告诉我们新疆军政官员和平起义的准备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关心,这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
9月25日、26日,陶峙岳和包尔汉分别宣布新疆军政机构起义,新疆终于实现了和平解放。12月9日,解放军在迪化举行入城式,包尔汉陪同彭德怀、张治中检阅。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彭德怀任主席,习仲勋、张治中任副主席。张治中在新疆和平稳定和和平解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传玺)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