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四)|鄂尔多斯“古如歌”(国家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4 09:50 2

摘要:鄂尔多斯古如歌,是古老的民间传统音乐,产生于13世纪,富有浓厚的古典文化色彩,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民歌的“活标本”、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它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以独贵塔拉镇、吉日嘎朗图镇为多,梁外原白音恩格苏木靠近沿河地区也有部分流传。

鄂尔多斯“古如歌”

鄂尔多斯古如歌,是古老的民间传统音乐,产生于13世纪,富有浓厚的古典文化色彩,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民歌的“活标本”、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它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以独贵塔拉镇、吉日嘎朗图镇为多,梁外原白音恩格苏木靠近沿河地区也有部分流传。

鄂尔多斯古如歌,是一种无伴奏的歌唱,一般只在隆重的场合和盛大的庆典仪式上才进行演唱,主题非常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其内容以唱苍天大地、唱父母、唱故乡、唱骏马为多,亦有一部分是唱咏爱情的。演唱时以三首为一组,称为“三支首歌”或“三首正歌”。

鄂尔多斯古如歌音乐充满苍凉、空灵、悲壮之美,旋律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隐若现,旋法大跳大落、跌宕起伏,并有自然和鸣与自然和声夹杂其间。它既不同于蒙古长调,又不同于蒙古短调,是一种由游牧群众多声部演唱的原生态歌曲,代表作有《乌甘汗台》等。

作为中华民族古典音乐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生动见证,鄂尔多斯古如歌在民族发展史的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除此以外,它还可以为音乐学、语言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材料。

2009年,由古日巴斯尔先生出面策划并组织成立了杭锦古如歌研究学会,该学会现已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拥有 12个保护基地和千余名会员的大协会。

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杭锦旗为“中国 古如歌之乡”。

2016年,杭锦古如歌研究学会下属杭锦古如歌艺术团,进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参加“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合唱团成立30周年”活动,并获银奖。

2019年,杭锦古如歌研究学会及其艺术团代表中国参加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民俗那达慕大会”,并获银奖;同年秋季,参加在保加利亚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民俗锦标大赛”,荣获金奖。

2025年3月,原创歌舞剧《古如歌》在鄂尔多斯大剧院成功首演。

鄂尔多斯古如歌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古日巴斯尔)、自治区级1人(乌云花)、市级8人(额日和其木格、其木斯仁、苏雅拉其其格、如拉木云仁、诺日吉玛、雷风英、伊日克吉德、斯庆稍)。

来源:鄂尔多斯文化和旅游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