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年高考志愿填报中,自动化大类专业始终是家长和考生追捧的热门。其核心原因在于,该专业紧扣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具备发展路径多元、技术壁垒高、就业前景广阔三大核心优势,是未来就业市场的 “排头兵”。
在历年高考志愿填报中,自动化大类专业始终是家长和考生追捧的热门。其核心原因在于,该专业紧扣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具备发展路径多元、技术壁垒高、就业前景广阔三大核心优势,是未来就业市场的 “排头兵”。
不过,该专业也有鲜明的学习特点。一方面,学习内容体系庞杂,融合多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数理化基础均有较高要求。
今天恒易老师带给大家自动化大类专业解读,并整理成速查手册,方便各位家长和同学随时查阅。(注:专业名称后面的编号为专业编码)
专业内容:作为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专业,自动化堪称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融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手段 ,对各类自动化装置和系统进行控制。学生不仅要掌握电路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编程技能,如 C 语言、PLC 编程等,以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做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结合、机械与电子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是一个集控制、计算机、电气、机械为一体的专业。
发展方向:在技术层面,可朝着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方向深入发展,助力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研究方向则聚焦于人工智能控制、量子控制、生物启发式控制等前沿领域,探索自动化技术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为未来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通过这些课程构建起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
就业方向:就业面极为广泛,可在制造业、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施展才华。比如在制造业中担任自动化工程师,负责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与维护;在电力系统中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工作;在航空航天领域参与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研发与测试。
薪资水平:在一线城市,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大约在 6000 - 10000 元 / 月,经过 3 - 5 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薪资可达到 15000 - 25000 元 / 月,在一些大型企业或关键技术岗位,资深工程师年薪甚至能超过 30 万元。
性价比高的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在自动化领域学科实力强劲,拥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注重产学研结合,与众多企业合作,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特色鲜明,在过程控制等方向优势突出 ;燕山大学自动化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在西北地区认可度高,就业资源丰富。
专业内容:聚焦于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控制技术,融合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主要研究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原理、设计、开发与维护,包括列车运行自动控制、车站联锁、区间闭塞等关键技术,旨在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发展方向:顺应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向智能列车控制系统研发、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运营优化、5G 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等方向迈进,提升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涵盖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轨道交通信号设计与施工等 ,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从事信号系统的维护、管理、技术支持工作;也可在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制造企业、工程公司等单位,负责信号系统的研发、设计、安装与调试 ,例如参与高铁信号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毕业生起薪大概在 6500 - 10000 元 / 月,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3 - 5 年后薪资可达 12000 - 20000 元 / 月,在一些重要岗位,资深技术人员年薪可达 25 万元以上。
性价比高的院校:华东交通大学以交通为特色,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上师资力量较强,与铁路系统联系紧密,就业优势明显;兰州交通大学在铁路相关专业领域底蕴深厚,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实力突出;大连交通大学注重实践教学,与多家轨道交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长沙理工大学在交通工程领域学科优势显著,该专业毕业生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口碑良好;石家庄铁道大学依托铁路背景,专业实践教学扎实,学生在铁路信号领域就业竞争力强。
专业内容: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专业,机器人工程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支撑学科,围绕机器人的设计、制造、编程与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学生既要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能够设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使其具备良好的运动性能;也要精通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感知与智能控制;还需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如 C++、Python 等,完成机器人的软件开发与算法优化,赋予机器人 “思考” 和 “决策” 的能力,涵盖机器人的智能感知、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以及人机交互等关键领域。
发展方向:在工业领域,助力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协作化方向发展,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制造;在服务领域,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护理、物流配送、教育娱乐等场景的广泛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在特种领域,研发特种机器人,如用于救灾抢险的消防机器人、深海探测的水下机器人、太空探索的航天机器人等,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与能力边界。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器人学、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器人视觉、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在机器人制造企业从事机器人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工作,如设计新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自动化生产企业负责机器人系统的集成与维护,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在科研机构参与机器人前沿技术的研究,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新兴的服务机器人领域,开发面向家庭、医疗、教育等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产品 。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大概在 7000 - 12000 元 / 月,经过 3 - 5 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薪资可达到 18000 - 30000 元 / 月,在一些头部机器人企业或核心研发岗位,资深工程师年薪能超过 40 万元。
性价比高的院校:东北大学在机器人领域学科实力强劲,拥有国家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向成果显著;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浙江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在机器人智能控制、机器视觉等方面形成特色,师资力量雄厚;江苏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在农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应用领域成果突出;武汉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就业前景良好 。
专业内容:融合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测量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形成具有鲜明核电特色的控制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核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分析等核电技术基础知识,了解核电站系统设备的运行原理;同时,深入学习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等控制工程知识,实现对核电站各类系统和设备的精准控制与监测,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发展方向:朝着核电站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研究应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技术,提升核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参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新型核电技术的控制研究,推动核电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核安全领域,致力于开发更先进的核辐射监测与防护控制系统,确保核电安全。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包含核反应堆物理及热工分析、自动控制理论、核电厂设备及运行、计算机硬件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过程控制系统及装置等 ,课程设置紧密围绕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的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核电工程行业,可在核电站从事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技术研发等工作,确保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参与核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调试,推动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技术升级;在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为核电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薪资水平:由于核电行业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该专业毕业生薪资待遇较为优厚。在一线城市,本科毕业生起薪大约在 8000 - 12000 元 / 月,3 - 5 年后薪资可达 15000 - 25000 元 / 月,资深工程师年薪可超过 30 万元,且福利保障完善 。
性价比高的院校:上海电力大学是目前国内开设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学校立足电力行业,在能源电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该校该专业紧密结合核电产业需求,与多家核电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专业特色鲜明,在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专业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智能装备与系统紧密结合自动化、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能够设计、开发、集成和维护智能装备与系统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需掌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控制与优化以及装备研发制造所需的硬件及系统设计技术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具备复杂控制、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及优化决策方面的理论基础,能够设计、研制智能装备系统,以满足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需求。
发展方向:顺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向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高端数控设备智能化升级、智能加工装备创新设计、智能化生产线系统集成等方向发展,助力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例如研发更先进的协作机器人,实现人机协同高效生产。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包括现代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智能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工厂集成技术等 ,构建起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交通领域、消费类电子领域、航空航天以及其他工业领域大显身手 。比如在智能制造企业从事智能装备的设计制造和检测工作,像设计新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在科研院所参与智能装备系统的研发,推动智能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在高新技术科技公司负责智能装备的系统集成与运维,保障智能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薪资水平:在一线城市,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大约在 7000 - 11000 元 / 月,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3 - 5 年后薪资可达 15000 - 25000 元 / 月,在一些关键技术岗位或头部企业,资深工程师年薪能超过 35 万元 。
性价比高的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评级为 B+,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江苏科技大学在智能制造领域学科实力较强,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紧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立足地方产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浙江农林大学在智能装备相关领域教学与科研成果显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专业内容: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专业,工业智能深度融合当下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最前沿的研究理论与技术 ,涉及控制论、自动化、计算机、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特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工业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系统掌握智能建模与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实时检测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工业智能及其应用的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发展方向:在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向工业视觉智能、数据智能和交互智能等方向发展 。通过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模型,深入挖掘工业数据的内在价值,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决策的智能化转型 ;利用工业视觉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缺陷识别等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借助交互智能技术,提升人机协作效率,打造更智能的生产环境。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涵盖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方法、检测技术与仪表、智能控制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学、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等 ,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乐观,可在工业类、机器制造类、科技类企业施展才华 。比如在智能制造企业担任工业智能工程师,负责工业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在科研机构从事工业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推动工业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参与机器人的研发与调试,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工业智能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大概在 7500 - 12000 元 / 月,3 - 5 年工作经验后,薪资可达 18000 - 30000 元 / 月,在一些核心技术岗位或头部企业,资深工程师年薪超 40 万元 。
性价比高的院校:安徽理工大学在工业智能领域学科发展迅速,拥有多个相关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安徽工程大学注重工业智能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紧密,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南京工业大学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方向优势明显,为工业智能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燕山大学工业智能专业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立足上海,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专业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巧妙融合了工程技术、艺术设计、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它以培养具备扎实工程基础和设计功底,同时拥有专业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技术与创意的有机结合 。学生既要掌握智能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如编程基础、数据与算法、交互技术等,也要深入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艺术设计知识,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智能产品设计、智能系统开发以及创新设计实践。
发展方向:在智能产品设计方向,可将创意融入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研发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在交互设计领域,专注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优化,通过创新交互方式,打造更加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体验,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软件、智能硬件等行业;在智能系统开发方面,参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大型智能系统的创意设计与开发,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涵盖创新设计与实践 - 高级、创新设计与实践 - 基础、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工业设计概论、设计思维、造型基础、工程制图基础、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制造基础 (含实验)、机械设计基础 (含实验)、工程力学 A (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基础、运筹学、电路原理实验、电路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等 ,从工程技术到创意设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在高科技企业、设计公司、研究机构等多领域大显身手 。比如在智能硬件企业担任产品设计师,负责智能产品的外观与功能设计;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交互设计师工作,优化软件或网站的用户交互体验;在科研机构参与智能系统的创意设计与开发研究,推动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大概在 7000 - 11000 元 / 月,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3 - 5 年后薪资可达 15000 - 25000 元 / 月,在一些头部企业或核心设计岗位,资深设计师年薪能超过 35 万元 。
性价比高的院校:清华大学在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领域实力强劲,学科排名位居前列,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州美术学院作为艺术名校,在创意设计方面独具优势,与智能工程的融合使其在该专业形成特色;成都锦城学院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 。
邮政工程(080804T)专业内容:作为融合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物流管理的交叉学科,邮政工程聚焦智慧物流领域,培养掌握核心技术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学习物流自动化设备原理、智能仓储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核心内容,同时掌握邮政网络规划、供应链优化等知识,具备设计智能物流系统、研发自动化设备及落地智慧物流方案的能力。
发展方向:在物流自动化设备研发方向,可参与智能分拣机器人、AGV 小车等设备开发,提升行业分拣与仓储效率;在智慧物流系统规划领域,负责邮政网络优化、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应用于邮政集团、快递及电商物流企业;在供应链智能管理方面,参与跨境、冷链物流的智慧供应链设计,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课程内容:核心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及 CAD、机械原理与设计、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物流信息系统、智能仓储与分拣技术、邮政网络规划、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覆盖工程技术与物流管理两大领域。
就业方向:可在邮政快递企业(如中国邮政、顺丰)、电商物流部门(如京东、阿里)、物流科技公司及科研机构就业,从事物流自动化工程师、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分析与供应链优化等工作。
薪资水平:一线城市本科毕业生起薪约 6000-10000 元 / 月,3-5 年后可达 12000-20000 元 / 月,头部企业资深工程师年薪可超 30 万元。
性价比高的院校:南京邮电大学依托 “双一流” 优势,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紧密,实习就业资源丰富;重庆邮电大学注重实践,在西南地区物流行业认可度高;西安邮电大学课程贴合行业需求,与地方企业合作实训,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您是怎么看待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恒易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