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今日起,云南戒毒 【“好”故事展播】栏目正式与您见面了。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个个温暖真实的案例,向您展现戒毒工作中的点滴微光与深刻蜕变。 每一个从迷茫到坚定的转身,每一份从绝望到希望的期盼,都值得被记录、被传递。我们深信,真实的故事最具力量。开设本专栏,既是
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回归路;讲述一个故事,传递生命力。
从今日起,云南戒毒 【“好”故事展播】栏目正式与您见面了。在这里,我们将通过一个个温暖真实的案例,向您展现戒毒工作中的点滴微光与深刻蜕变。 每一个从迷茫到坚定的转身,每一份从绝望到希望的期盼,都值得被记录、被传递。我们深信,真实的故事最具力量。开设本专栏,既是展现戒毒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更是为了汇聚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共同筑牢拒毒防毒的坚固防线。
愿这些故事能触动您心,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守护平安,在这片七彩云南的土地上共同书写更多温暖新生篇章。
雨后初晴,滇东村寨的泥土清香与湿润空气交织。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五所”)回访小组踏着湿滑的水泥路,停在了解戒人员周明(化名)家的搬迁新楼前。门内传来的激烈争吵声,瞬间揪紧了众人的心。
裂痕:信任危机下的家庭挣扎
“你整天不是发呆就是闲逛,谁知道是不是又和那些人混在一起!”妻子刘梅(化名)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初你说要重新开始,现在呢?这个家你还要不要?”
“我真的没有!”周明的声音沙哑而急切,“就是出去走走,你为什么不能信我一次?”
推门而入,回访小组见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周明蜷缩在墙角,双手深深插入凌乱的头发中,脊背佝偻如弓;刘梅站在一旁双眼通红,见到回访小组瞬间泪如雨下。
“张警官、李警官,你们终于来了……”她哽咽道,“他回来三个月,工作没着落,整天魂不守舍。前几天看见他和从前那个‘兄弟’在村口说话,我怎么能不怕?”
周明猛然抬头,血丝遍布的眼睛里满是恳切:“就打了个招呼!我在戒毒所学了烹饪,真想当厨师好好过日子,可没人愿意要我啊!”
刘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周明曾因吸毒耗尽家产、负债累累,若非省五所和辖区街道持续帮扶,这个家早已支离破碎。而周明的痛苦同样真切:他在戒毒所苦练的烹饪技能,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每次应聘,雇主得知他的过往后,总是客气拒绝。
“我知道她的心被我伤透了。”周明摩挲着裤腿低语,“但我真的改了,想找工作养家,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破局:双向奔赴的暖心攻坚
张警官取出周明在戒毒所的考核表,指着优异的成绩对刘梅说:“你看,他在戒毒所积极认真参加烹饪培训,各项成绩都达标了,不是没有上进心。”李警官则鼓励周明:“有挫折不怕,但要用行动证明改变。在家做做饭、分担家务,让家人看到诚意。”
随后几日,回访小组兵分两路:一队奔走于县城餐馆,向老板们力荐周明:“他系统学习过烹饪,持证上岗,更有重拾人生的决心”;另一队持续与周明深入交流,引导他主动修复家庭关系。
转机出现在“食香阁”。王老板被警察的真诚打动,同意试工。听闻这个好消息,周明立刻系上围裙走进厨房,切菜声如骤雨落盘,颠勺时火光腾跃,浓郁的肉香顷刻弥漫。刘梅倚在门边,注视着丈夫专注的侧脸,眼中的坚冰渐渐消融。
重生:灶台烟火燃起新希望
签约当日,王老板拍着周明的肩膀:“这里就是你的战场,别辜负大家。”周明重重点头,系围裙的动作坚定有力。
一个月后回访,正值晚餐高峰。周明在灶台前挥汗如雨,厨师服上的油渍映衬着忙碌的身影。食客对刚上桌的宣威小炒肉赞不绝口:“周师傅这手艺,确实地道!”他擦擦汗,腼腆笑容里闪着光。
离别时夜色深沉,远处餐馆的灯火如心跳明灭。回访小组深知,解开这个家庭死结的不仅是劝慰,更是让希望落地生根的就业机会。
启示:用责任点亮回归之路
帮助解戒人员回归社会,从来不只是走出戒毒所的大门,更要为他们铺就融入社会、重获尊严的道路。省五所通过“暖心回访+就业帮扶”的组合拳,让一个个“周明”找回人生方向。未来,这份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编织的希望之网,将继续为迷途者照亮归途,让每个渴望新生的灵魂,都能在人间烟火中找回自己的光芒。
文、图 /孙琛、李国文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