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等功,是一个我们今天不太经常提及的荣誉,因为在60多年之前,国家就已经把这项功勋奖励设为了只读模式,停止颁发。原因也很简单,在打完了国内和国外的仗之后,军委认为基本上不存在能够创造特等功的客观条件,特等功很难吗?
特等功,是一个我们今天不太经常提及的荣誉,因为在60多年之前,国家就已经把这项功勋奖励设为了只读模式,停止颁发。原因也很简单,在打完了国内和国外的仗之后,军委认为基本上不存在能够创造特等功的客观条件,特等功很难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几个往期案例,比如你可以一个人一把枪265发子弹干掉202个敌人、还可以单人突防在连炸4个碉堡后原地开大灭敌百余人、亦或者你一天内抵挡住41次饱和刷兵的地狱级阵地,最后踩在280多个盒子上暴走吃鸡。
如此看来,特等功其实也没那么难,一个人打几百人而已,耍赖开挂谁不会。
可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真有人不用开挂,这样九死一生的特等功足足拿过九次。就像是后羿射日一般,把十殿阎罗王按在地上摩擦了个遍。
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战神张英才。
山西万荣人,1924年出生,那是一个魔幻的年代,同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孙中山组建北伐军、时代周刊封面迎来首位中国人(吴佩孚)、希特勒因啤酒馆暴动入狱、IBM成立、生日歌发表。而这些对于这个山西小男孩来说,都太过遥远,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会和祖辈一样,继续给地主放牛做工,拥有宿命轮回般的一生。
可毕竟是个魔幻的时代啊,终究命运的齿轮还是转动了起来,1936年,12岁的张英才来到了一个可以免费上学的地方,不仅自己有学上了,家里也破天荒的分到了地,从此不再是别人的利益工具,而变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
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改变中国的革命,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我党在万荣县开始推行土改政策,给百姓分田地,让孩童有学上,这样的改变对于广大贫苦群众的生活来说无疑颠覆性的,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国家,封建社会的残酷造成了非常激烈的阶层矛盾,贫雇农和乡绅地主之间的冲突应力已经快要逼近极限,只需要一个不那么精致的裂痕就足以掀翻整个旧体系。
八路军的信仰就是这个外力,1937年7月,15岁的张英才加入了八路军115师学兵队,从此开启了自己传奇的军旅生涯。而这个战功赫赫的115师就是那支在成立之初打出平型关大捷的英雄部队,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
可以说,刚参加工作就能在这里见习,简直就跟刚会玩儿二踢脚结果扭头就进了二炮一样,因为上过几年学,后来还被分配到了八路军总部宣传队担任宣传委员。
终于在1941年,张英才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战功时刻,当时日军开始对岳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而他所在的212旅首当其冲成为了直面日军刀锋的最前线。
张英才所在的特务连负责旅部的安全,在佛庙岭和进犯的日军展开激战。日军眼看就要逼近我方阵地,旅长孙定国命令张英才去通知机枪连立即回撤,话音刚落一发炮弹打来,张英才下意识扑倒在旅长身上,旅长并无大概,可是张英才却因此负了伤,此时已经顾不上包扎,转身就向机枪连的方向跑去,在带领机枪连杀出一条血路后,成功完成了掩护旅部突围的任务。
张英才也因为表现英勇,被旅长表扬,自己所在的特务连还收获了一个形象的外号“拼命三郎”。
显然拼命三郎这个称号,还是低估了张英才身体内的小宇宙。
1945年,日本投降,在所有人庆祝抗战胜利的同时,一场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谈判在重庆举行,日记狂人的算盘打得那叫一个响,为了占据所有日军装备和城市据点,命令八路军原地待命不要动,受降这样的麻烦事儿国军来就可以了,当教员刚抵达重庆,校长就命令阎锡山接受日军所占城市,还签署了《剿匪手本》,可谓台上台下同时微操,可爱酱阎锡山却痛苦地发现,想去接收日本据点谈何容易,中间还隔着八路军的地盘,还没法绕,只能眼看着城里的日军干瞪眼。
为配合此时重庆的谈判,刘邓决定用一场军事上的胜利争夺更多话语权,上党战役打响,这是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是抗战后国共之间的首次交锋。
上党战役缴获的武器
张英才奉命率9连进攻长治北关,在夜幕的掩护下张英才和战友们来到了北门城墙下,准备突入城中,就在这时有战士不小心弄出声响惊动了敌人,一时间枪声大作,所有守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瞬间眼前的敌人就从三个方向包围了9连。
在敌军火力压制下,9连只有依托几栋房子作为掩体奋起反击,张英才下令在房内挖地道,把独立的房屋连成一个整体防御工事,就这样带领9连在北门和敌人打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拂晓,外围的敌人拿眼前这个连队没有一点办法,该用的办法都用了,什么效果也没有。张英才带领9连牢牢咬住敌人,坚持了一天的时间,击退了敌人的22次冲锋,毙伤敌军300多人,终于在援军的到来之后,全歼了长治守军。
此战过后,一个铁打的九连横空出世。这场战役的胜利解放军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典型战例,对重庆谈判争取和平民主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完成无人敢想的任务,去做神兵天降的猛事,是特等功战神的标配标签。
以上的战斗经历虽然勇敢艰险,但离获得特等功还有一些距离,直到张英才经历吕梁东杨村的战斗,才真正开始化身成了一个特等功收割机。时任连长的张英才,和手底下几十名战士,负责阻击国民党一个师,掩护主力部队的转移。
当张英才带领九连突入敌阵地穿插时,原本负责掩护的3连和8连却没有形成配合,失去掩护的连队瞬间变成了敌人包围圈内的孤军,越是危急张英才越是镇定,对着战友们高呼:“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要背水一战”,张英才带领战士凭借天然的地形作掩护,展开了绝地反击。
在高强度的枪林弹雨之下他们整整坚守了4个小时,最终等来了57团主力,将敌军全歼在了阵地上。
为了表彰这个作战勇敢的基层指战员,我军决定授予其特等功勋章,此时的张英才只刚满22岁,他自己也应该不会想到,这枚至高荣誉的特等功还只是自己勋章收藏爱好的第一次收获。
如果有一天要拍中国兵王,那张英才一定是那个故事的原型,战神最为人所乐道的一次战斗经历是发生在淮海战役期间,张英才曾在淮海战役中带领一个营,奉命阻击敌军两个旅的支援,同时阻击两个师突围。
这里顺便科普一下,解放战争时期一个营500人左右,敌军的两个旅和两个师保守估计人数在2万人以上,500人对2万人进行阻击,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人数上的夸张差异,敌人的装备也堪称豪华,1个坦克营,配备24辆坦克和12辆装甲车,还有2个炮兵营,配备了48门美制榴弹炮。
这在敌军中都算是不太常见的神装配置,飞龙骑脸的还怎么输!
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张英才该怎么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打的就是精锐,决定以攻代守,化被动为主动。
在震天的杀声中,张英才带领1营直插敌人心脏,一举攻占了敌军军部,并当场击毙军长熊绶春,于万军之中直取了上将首级,失去了指挥中枢的敌军犹如一盘散沙,在经过一系列穿插分割后被逐个击溃,此役张英才部还俘虏了3000多名敌方士兵。
张英才的这个1营可谓个个都是狠人,仅在淮海战役中,这五百人共击毙敌人1400余人,伤敌另算,缴获各种火炮30门、火焰喷射器一个、轻重机枪32挺,各种炮弹400余发,骡马200余匹敌,因此在战后被集体授予了“钢铁营”的称号,全营每人记大功一次。
此时的张英才已经连续获得过四次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还有九次特等功,而这一年,张英才只有24岁。
建国之后的1950年,张英才曾受邀前往北京参加阵容豪华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对于这次会议有过这样的描述,那就是这些顶级战神中立过特等功1~9次的有78个人,而这个9次,正是张英才。
战争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模式,虽然如今我们承平已久,但还远远谈不上安宁,毕竟在地球上,不同国家之间关于生存的较量一直在进行,封锁、制裁、歧视甚至有人扬言在他的任期内不允许中国超越自己,孟晚舟被非法扣留900多天,新疆棉刻意抹黑,他们在未来还会使出什么手段我不一定能猜出来,但我知道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中国都会有最勇敢的人挺身而出,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这就是战神系列,想要表达的价值。
下期视频预告,带给大家特级战斗英雄,美国陆战1师永远的噩梦,爆破大王杨根思。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