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四川巴中山村,小刘出生那年,父亲在工地遭遇意外,左腿粉碎性骨折落下终身残疾。这个女孩的人生,从起点就背负起了沉重的枷锁。
烈日下的钢筋烫得能烤熟鸡蛋,24岁的小刘蹲在工地上,手套一天磨破两双,手心的血口被牙膏浸得生疼。
五年了,她从电子厂女工变成工地“铁娘子”,日薪从200元涨到320元,可父亲糖尿病并发症的脚部溃烂依旧如故。
2001年,四川巴中山村,小刘出生那年,父亲在工地遭遇意外,左腿粉碎性骨折落下终身残疾。这个女孩的人生,从起点就背负起了沉重的枷锁。
母亲没读过书,只能在家种地,全家靠低保和几亩玉米糊口。命运却没有停止对这个家庭的捉弄,初中时父亲被确诊患有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出现多种并发症。
“看见父亲的脚起泡溃烂,我却无能为力,特别难受,”小刘回忆道。那些夜晚,父亲的呻吟声像针一样扎在少女的心上,而这种痛苦成为了她日后选择的最初源头。
高一还没读完,小刘就选择了辍学。这不是什么浪漫的叛逆,而是一个少女向现实做出的最无奈妥协。她踏上了去广东的火车,成为电子厂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2020年春天,19岁的小刘听老乡说“绑钢筋一天两百”,立刻买了张去陕西咸阳的硬座票。
这个决定让她从电子厂走到了建筑工地,从流水线来到了钢筋丛林。
第一天上班,六月的太阳晒得钢筋烫手,她蹲在地上扎铁丝,收工后两腿肿得连牛仔裤都脱不下。那种痛苦,足以让大多数同龄人望而却步,但她哭了一场,第二天还是去了——“因为日结的钱是真的”。
五年里,她跟着工程队辗转十个工地,日薪从200涨到320。每天10小时、两班倒,夏天40℃,冬天零下10℃,照样露天蹲着绑扎。
“手套一天磨破两双,回宿舍拿牙膏一挤,手心的血口沙得疼”。这就是她的日常,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只有手上的老茧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她成了工地上唯一的女孩。工友们搬大件时自动跳过她,她倒不好意思:“大家按件算钱,别让我少赚”。这是一种怎样的自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令人心疼的体面。
“另类网红”今年夏天,小刘开始用手机记录自己的工地日常。安全帽一摘,发缝里全是水泥渣,配文“今日320已到账”。这些视频没有华丽滤镜,没有刻意摆拍,只有最真实的汗水和笑容。
评论区吵翻了——“00后都干工地了?”“摆拍吧,哪有小姑娘绑钢筋!”面对质疑,小刘淡然回应:“在工地上干过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她的视频意外获得了许多网友的鼓励。有人说:“这么小的姑娘能吃这份苦,太不容易了”,也有人感叹:“看到你就想起我在外打工的女儿,心疼又骄傲”。
收工后,她偶尔会开直播,与网友聊天,分享生活日常,缓解长期在工地干活的孤独。 “可能因为我从小比较缺爱,看到大家的评论鼓励,觉得超级感动,”小刘说。
有人建议她直播带货,但她很珍惜自己眼下的这份工作:“毕竟我要靠这份工地的工作养活自己啊。也有人建议我直播绑钢筋,这样肯定不现实,老板也不会同意”。
小刘月入六千到八千,她给自己留五百,其余全打回家。她说:“干到绑不动那天呗。先给爸妈翻修房子,再攒点学费——说不定哪天我也回去读书”。
这个每天在工地上绑钢筋的00后女孩,用自己粗糙的双手和黝黑的皮肤,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年轻人的青春与残酷的现实短兵相接,除了“吃苦”,我们还能给他们什么?
来源:智来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