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没接话,把手机往桌上一放——播放的是我昨天在小红书刷到的视频:一个00后女孩穿着婚纱,对着镜头说“结婚的好处是能省下每年三万块的相亲饭钱”,然后秒切到她穿着睡衣吃火锅的日常。
你不是不想结婚,你是不想为了一纸证书,赔上自己最后一点喘息的空间。
上个月我妈又在饭桌上念叨:“隔壁老张家孙子都会叫奶奶了。
”我没接话,把手机往桌上一放——播放的是我昨天在小红书刷到的视频:一个00后女孩穿着婚纱,对着镜头说“结婚的好处是能省下每年三万块的相亲饭钱”,然后秒切到她穿着睡衣吃火锅的日常。
评论区炸了,有人回:“她没说错,但她说的不是婚姻,是生存策略。
”
我们这一代人不是不懂爱,是太懂了。
心理学报告说六成年轻人选对象第一标准是“情绪稳定”,不是房子车子,不是彩礼嫁妆。
可你猜怎么着?
那些催你结婚的长辈,自己婚姻里最缺的,恰恰就是这个。
他们把“过日子”当成任务,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需要精密计算的风险投资。
微信里那条60秒语音还在循环播放:“你再不找,以后就没人要了。
”可没人告诉你,真正没人要的,是那些连自己情绪都管不住的人。
我表姐去年离婚,带娃回娘家,她妈第一句问的是“你是不是没忍住跟人吵架了”,第二句才是“孩子爸爸呢?
”——你看,他们不是在催婚,是在催一个能替他们完成未竟人生剧本的替身。
现在淘宝卖虚拟结婚证的店家都开起了客服专线,买家留言:“我爸说买这个能让他闭嘴。
”结果评论区成了反催婚研讨会,有人晒出和父母的对话截图:“你们当年结婚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没得选?
”——这话问出去,全家沉默了半小时。
民政局新设的“婚姻体验馆”里,父母和子女互换角色辩论,我姑父去了一次,回来没再提过催婚的事。
他说:“我坐那儿听我闺女说‘我怕婚姻让我变成另一个你’,突然觉得,我可能不是在催她结婚,是在逼她重复我的错误。
”
你不是叛逆,你只是不想把人生最珍贵的十年,浪费在一场注定要互相消耗的表演里。
有人花两千块请婚恋规划师教自己怎么回击催婚,有人在豆瓣攒了三万字《反催婚话术手册》,还有人干脆注册了“不婚不育互助联盟”——不是因为冷血,是因为太清醒。
我们不是拒绝婚姻,是拒绝被当成解决父母焦虑的工具。
你刷到的每一条“00后整顿婚恋市场”视频,背后都是一个在深夜删掉相亲对象微信的人。
她不是不想有人陪,是不想有人陪的时候,还得先学会怎么撒谎。
这届年轻人不结婚,不是因为懒,是因为太认真了。
认真到连“爱”这个字,都要拆开看是不是掺了水。
来源:年高德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