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你学不会!胖东来向企业级学习参访,收费2 万元/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1:55 1

摘要:胖东来最近正式设立了“胖东来开放日”,自2025年11月1日起,每月10日与20日开放,面向企业级学习参访——说白了,主要对象就是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

胖东来最近正式设立了“胖东来开放日”,自2025年11月1日起,每月10日与20日开放,面向企业级学习参访——说白了,主要对象就是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

参访范围涵盖其产业园、天使城与时代广场,每批次限15人以内,同一企业最多预约5人,且每年每企每人仅可参访一次。收费标准定为20000元/人,对企业来说,这并非可接受。

而市面上,早已掀起一股“学胖东来”的热潮。不少培训机构打着“游学”旗号,组织收费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的参观团。但多数只是走马观花式地逛一圈胖东来,再转战酒店会议室,听所谓的“专家老师”讲课——本质上,仍是换了个场景收割韭菜。

那么,为什么仍有这么多老板前赴后继地去学胖东来?

按胖东来官方的说法,他们希望借此“将先进的生活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人文品质,分享给理念一致的企业”。然而,这话在大多数老板听来,未免过于“务虚”。

老板们真正想知道的,其实非常现实:为什么胖东来的员工那么热情、那么投入、那么卖力?我的员工能不能也这样?

至于什么“生活理念”“人文品质”,他们并不真的关心。

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普遍现象:不少老板参访归来后异常兴奋,自以为终于找到了胖东来的“成功密码”——一套极其严格、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在胖东来,从新员工到老员工,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步骤如何、不合格怎么罚,《员工手册》里写得清清楚楚。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标准,而员工不仅愿意执行,还会主动提改进建议——因为建议一旦被采纳,奖励立即兑现。

然而,当这些老板回去后,让人力资源部照猫画虎地编写员工手册、制定工作标准,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推动落地时,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员工不愿按新标准执行,老板便以处罚相逼,结果却是离职率攀升、内部矛盾激化、劳动诉讼频发……最终,老板们只能放弃这套体系,重回老路。

问题出在哪里?难道老板们真的看不出来,胖东来的员工之所以愿意遵守制度,根本原因在于工资高、福利好、待遇优吗?

不,他们心知肚明。只是他们选择“有选择地学习,有选择地看见”——只愿复制那套约束员工的“术”,却不愿构建支撑员工尊严的“道”。

于东来是聪明人。我相信他接触过太多前来“取经”的老板,也一次次分享过自己的理念。但他最终发现,这些人想学的不是“道”,而是“术”;不是如何建立良性的管理生态,而是如何投机取巧地“激励”员工、甚至变相压榨。

正因如此,胖东来在开放日的申请条件中明确写道:

喜欢胖东来理念,希望学习和运用胖东来理念;
对胖东来有一定认知和了解;
希望做品质企业、幸福企业,有造福员工和社会的愿望。

这三条,条条指向“理念”,指向“道”。于东来始终公开传播的,不是技巧,是价值观;不是制度文本,是支撑制度的文化土壤。

我们常讲“道、法、术、器”:

是内核,是价值观与企业信仰,是“为什么而做”;是方向,是战略与组织原则,是“该怎么做”;是方法,是管理制度与执行手段,是“具体怎么做”;是工具,是手册、表单与系统,是“用什么做”。

胖东来的成功,是一个系统,是从“道”到“器”的贯通。你只抄走几本手册、几套标准,就像只拿走一棵树的几片叶子,却指望它在你那里开花结果。

那些失败的老板,缺的从来不是“术”与“器”,而是愿意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格局,是真正把员工当作伙伴而非成本的认知,是对“幸福企业”这四个字的真诚信仰。

于东来之所以设置门槛、提高收费、限制人数,或许正是为了筛选——筛掉那些只想学“管控”,不愿学“善待”;只想改变员工,不愿改变自己的“游客”。

因为真正值得传递的,从来不是管理的方法,而是管理的初心。

来源:熊林企管咨询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