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毫升 26次献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8 19:30 2

摘要:“王师傅,听说您刚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太厉害了!”沐浴在秋日暖阳里的黑岱沟露天煤矿供电队待令室内,正在准备参加班前会的工友老李一边换着工作服,一边向刚走进来的王玉山竖起大拇指。

“王师傅,听说您刚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太厉害了!”沐浴在秋日暖阳里的黑岱沟露天煤矿供电队待令室内,正在准备参加班前会的工友老李一边换着工作服,一边向刚走进来的王玉山竖起大拇指。

王玉山腼腆地笑了笑,黝黑的脸上露出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就是个奖而已,咱还是得继续干活不是?”

“这可不是普通的奖啊!”旁边的工友凑过来说,“全国金奖,听说要捐满8000毫升血才能获得。王师傅您这都坚持多少年了啊!”

在工友们七嘴八舌的赞叹声中,王玉山默默系好安全帽,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暖的光芒。这一刻,他的思绪飘回了24年前的那个冬天,飘回了25次献血时血液从臂膀流出的温热瞬间。

这位黑岱沟露天煤矿供电队的普通职工,用二十四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自2001年11月26日第一次挽起衣袖献血以来,他已累计献血10000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数字背后,是一条持续了24年的“热血长征”。

一切始于一次偶然。那年冬天,矿里组织献血活动,工友间玩笑式地邀约:“一起去献点血吧。”当他走进了采血点,第一次见到采血针时,这个矿工汉子也不免心里发怵,甚至不敢直视血液流出的过程。但200毫升血液捐献完成后,他不仅没有感到不适,反而觉得浑身轻松。从那一刻起,他坚定了无偿献血的决心。

岁月流转,王玉山的献血之路越走越坚定。从最初的200毫升到每次400毫升,从每年一次到每年两次,他书柜里逐渐泛黄的献血证,默默记录着这段漫长的爱心旅程。

爱心路上并非没有阻力。起初,王玉山瞒着家人献血。当家人发现那些献血证时,担忧和不解随之而来。面对家人的顾虑,他没有争辩,而是耐心科普献血知识,讲解献血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还能促进自身血液循环。最终,家人不仅理解了献血的意义,更在他的感召下加入了献血队伍——儿子在上大学后每年坚持捐献400毫升血液,至今已累计献血2000毫升。

爱的种子一旦播撒,就会生根发芽。在王玉山的感召下,黑岱沟露天煤矿先后有二十多名职工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供电队职工白松感慨道:“王玉山大哥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常年坚持无偿献血,挽救了许多宝贵的生命。我希望像他一样,让爱得到传播,为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

9月9日,为响应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无偿献血的号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黑岱沟露天煤矿工会在矿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热血传递生命温度”专栏,呼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2025年度无偿献血活动。看到公众号消息后,9月11日一大早,王玉山第一时间赶往准格尔旗中心医院采血点,捐献了400毫升血液。

二十四年来,为保证献血质量,他坚持锻炼身体,合理调配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每一次收到“您捐献的血液已应用于临床”的消息,他都会感到无比自豪:“自己的血液又能让一个生命重放光彩,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为央企员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以后要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他朴素而坚定的承诺。

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对王玉山来说既是肯定,更是动力。他深情地说:“我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尽快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让爱心不断传递,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贡献每个人应有的力量。”

二十四载春秋,二十六次献血,一万毫升热血。王玉山用最简单的行动,最持久的坚持,诠释了最深沉的大爱。他是准能集团最普通的一名基层职工,也是用热血为他人生命“储值”的英雄。一滴血,一份情,一片爱,他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爱心点燃爱心,成为了点亮生命希望的最美风景。

来源:准能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