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焦虑这东西,说不上是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它就是“心里事儿”,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真要是一直存在,没完没了,像个老旧的电风扇一样在脑子里嗡嗡转,那麻烦就不是一点儿点儿了。
焦虑这东西,说不上是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它就是“心里事儿”,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真要是一直存在,没完没了,像个老旧的电风扇一样在脑子里嗡嗡转,那麻烦就不是一点儿点儿了。
焦虑症不光是心里烦、坐立不安那么简单,它可以影响到身体的方方面面,慢慢地,人就变得像是被抽了筋的鱼,哪哪儿都不对劲。
有的人经常觉得心慌,去医院查心电图,医生说没问题;有的人老觉得胃不舒服,吃饭没胃口,还总打嗝,查了也没病。
其实这类情况,很多时候根子不在身体,而是在情绪。长期焦虑,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躯体化”表现,也就是说,情绪的问题通过身体表现出来了。
我们临床上见得最多的七种表现,真是五花八门,能把一个人折腾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有的人心跳快到晚上睡觉都能听见自己胸口咚咚响,像是有人在屋里打鼓;有的人老出汗,手心脚心湿的跟下雨了一样,冬天都得带纸巾擦;还有人老觉得自己快晕了,站着站着就觉得天旋地转,其实血压、血糖都好好的,就是脑子里那根弦太紧了。
第一个表现是心慌、心跳加速。这不是说你跑步、喝咖啡之后的那种加速,而是没来由地突然心跳得特别快。有时候就是坐着看电视,突然心脏开始砰砰跳,像是要跳出来似的。
检查心脏没事,但人就是受不了,一紧张就犯。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报告过心悸的体验,这不是心理暗示,是身体真切的反应。
第二种表现是胃肠道不舒服。焦虑的人常常觉得胃有股堵得慌的感觉,有的是吃不下饭,有的是总想上厕所,还有的是肚子咕噜咕噜响得没完。
就像肚子里装了个不安分的小动物,一紧张就开始跳舞。其实这不是胃肠出问题,而是交感神经长期被激活,导致肠胃蠕动紊乱了。
第三种是呼吸问题。不少人会觉得胸口闷,喘不上气,或者老是要深吸一口气才觉得舒服。
这种感觉特别像感冒快好的时候那种呼吸不顺畅,但它是反复出现、没有明显诱因的,也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得了肺病。其实大多数时候,焦虑让人过度关注自己的呼吸,于是越注意越不对劲儿。
第四种是头晕和不稳感。这个特别容易被误认为是脑供血不足,或者耳朵里平衡系统出问题了。
焦虑导致肌肉紧张,特别是脖子后面那一圈肌肉,总是绷着,时间长了血液循环就差了,大脑供血也跟着受影响,人就觉得轻飘飘的,像是踩在棉花上。有点像小时候玩转椅,转完之后那种晕乎劲儿。
第五种是全身的酸痛,尤其是肩颈、后背、腰部。有些人一查没毛病,但就是疼,像是睡了一晚上的硬板床。其实是长期焦虑让肌肉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一直拉着,它不疼才怪。
第六种表现是频繁的排尿或尿急。有些人早上起来不到半小时就跑了三次厕所,明明没喝水也能尿,一紧张事情更多。
检查膀胱没事,那就是焦虑惹的祸。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尤其常见,尤其在即将面试、考试或者出门旅行前,表现得特别明显。
第七种表现是睡眠出了大问题。焦虑的人哪怕累得像条狗,躺下就是睡不着,大脑不停在想事儿。有的是难以入睡,有的是半夜老醒,醒了就难再睡着,天一亮人就跟被车压过一样。
长期这样,人的精神状态会越来越差,白天注意力也跟着下降,记忆力糟得跟漏水的杯子似的。
除了这七种常见的身体表现,还有一些人会出现皮肤过敏、眼睛干涩、耳鸣,甚至月经紊乱。这些都不是器质性的病,而是被焦虑“加工”过的身体信号。
它们不像感冒发烧那样一清二楚,而是模模糊糊地折磨你,像是在身上撒了一层不疼不痒但让人难受的沙子,甩也甩不掉。
有时候,亲戚朋友会问:“那我是不是太敏感了?是不是我想多了?”其实不是你多想了,是这事儿本来就该重视。
焦虑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像水管漏水那样,开始可能只是几滴,时间长了就会泡烂墙皮、发霉长毛了,等到那时候,再想修就得大动干戈。
那怎么办?不是说非得吃药,也不是说要去医院做一堆检查。很多时候,只要你能意识到自己的焦虑,能试着慢慢调节它,就已经是好的一步。
有些人光是每天睡前关掉手机、泡泡脚、听听舒缓的音乐,就能改善不少。还有人试过写点日记,把脑子里的担忧写下来,也能减轻一些负担。
你要是觉得实在撑不住了,别硬扛。现在心理门诊很普遍,医生不会笑话你,反而会像朋友一样听你说说话,帮你理清思路。临床上有研究也发现,早期干预焦虑症的人,生活质量明显比那些一直拖着不治的人要高很多。
有一点一定要焦虑不是你“矫情”,不是你“想太多”,而是大脑和身体在提醒你,该歇歇了。别总觉得只有高烧、骨折才叫病,情绪出了问题一样值得被重视。你可以忍一阵子,但别让它变成你生活的常态。
我们身体其实挺聪明的,它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用各种方式告诉你:“我不舒服了”。你听得进去,它就安静了;你一直忽略,它就越吵越凶。说到底,身体和情绪从来不是两回事儿,它们绑在一块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出现这些不明原因的身体症状,别先急着跑医院查遍全身,不如也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最近太焦虑了?”有时候,答案就在你心里。
参考文献:
[1]李红,王芳,张伟.焦虑障碍患者的躯体化表现与临床评估[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4,50(3):178-182.
[2]周敏,刘晓东.焦虑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身医学杂志,2023,29(6):419-423.
[3]赵云,胡建华.焦虑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关系探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5,31(2):95-9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健康新宠